|
北京農村拆遷律師:農村房屋拆遷一定要查看這六點征收方有沒有做到位集體土地征收并非是一件簡單的活動,其征收程序往往非常繁瑣,而且征收細節也非常多,所以,產生的相關拆遷問題自然也會有不少,所以,為了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廣大被征地農民在遇到土地征收時,一定要看征收方有沒有將以下六點履行到位,如果沒有,那么對此次土地征收要引起重視。 1、查看是否有發布土地征收預公告 土地征收中,土地征收預公告是一份必須要有的一份文件,被征收人可以通過這一份文件了解征收具體的情況,比如此次征收目的是什么、自己家有沒有在征收范圍,征收主體是誰、土地現狀調查具體事項等等。所以,在遇到征地之后,要第一時間查看征收方有沒有在征收范圍內發布土地征收預公告。 2、補償安置方案有沒有進行公告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也是法定的一份文件,征收方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在征收范圍內進行公告至少30日,并征求老百姓的意見。一般情況下,從這一份文件中,被征地農民可以知道補償標準是多少,也就是說補償標準合不合理,拆遷之后,能不能拿到多少補償,我們就需要看這一份文件,然后結合自己的實踐情況,計算出最終的補償數額。 3、查看補償標準是否合理 集體土地征收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而且法律法規上也沒有具體的規定。但是從原則上來說,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不能低于《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規定。 因此,在遇上征地以后,廣大被征地農民在看到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后,便可以審查一下補償標準是否合理,如果補償標準明確低于《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規定,建議廣大被征地農民最好先別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4、拆遷有沒有違反先補償、后搬遷原則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如果農村村民的住宅在征收范圍內,那么原則上來說應當要先給予被征地農民補償,保障其戶有所居后,才可以開展征收工作。如果相關補償沒有落實到位,征收方便實施征收行為,就違反了上述征收原則。因此, 大家在遇到先搬遷、后補償的情形時,一定要注意,避免給自己造成沒必要的損失。 5、補償沒有到位,便斷水、斷電 《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上明文規定,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必須要在“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被征地農民能依法及時地獲取合理、公平的補償。 實踐中,如果被征地農民遇到違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先補償、后搬遷”原則的征收情形,被征地農民一定要注意,此時,可以先向有關部門投訴或是反映,倘若有關部門對違法行為沒有進行查處,那么建議被征地農民可以咨詢北京拆遷律師。如果有必要,那么還可以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啟動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有沒有保障被征地農民選擇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集體土地征收,被征地農民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產權置換或是提供宅基地建房等。也就是說,被征地農民在集體土地征收中是有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 所以,在遇到土地征收之后,被征地農民一定要看,征收方是否有保障自己的選擇權,如果沒有,即只提供了其中一種補償方式,那則是不合法的,此時,作為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避免自己的選擇權被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