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新法出現,征地拆遷有救了!撥12336舉報!时间:2018-02-09 阅读 2018年1月2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簽署第79號國土資源部令,發布《國土資源執法監督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實施。 《規定》的出現,將從源頭上減少違法征拆。對于正在大量發生的違法征拆,也將起到很大的遏制作用。具體來說,《規定》主要有五大亮點。 五大案件將被重點督查 1.公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的; 2.給國家、人民群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3.造成耕地大量破壞,或者非法采出礦產品價值數額巨大的; 4.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 5.涉嫌國土資源犯罪的。 征拆糾紛由來已久,《規定》對這類違法行為的重點查處,將從很大程度上減少征拆中對老百姓的權益侵害行為。 監督不力,將被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 這一次監督,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全程跟蹤 ,對違法違規行為采取高壓態勢!監督不力,或者在老百姓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肯出手相救,將會受到嚴懲。 依法給予處分的行為: 1.發現有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沒有依法制止; 2.對應當依法立案查處的違法行為,沒有依法立案查辦; 3.對應當申請強制執行、提出處分建議或移送有權機關處理的違法行為,不作為。 依法給予處分及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1.偽造、銷毀、藏匿證據,造成嚴重后果的; 2.篡改案件材料,造成嚴重后果的; 3.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案件調查、審核出現重大失誤的; 4.違反保密規定,向案件當事人泄露案情,造成嚴重后果的; 5.越權干預案件調查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 6.有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 行政自律,將大大減少老百姓的訴累 老百姓手里又多了一把尚方寶劍 《規定》明確了國土資源執法監督的權責邊界,完善了執法依據體系,并將對違法用地嚴重地區停批土地、進行警示約談等行之有效的執法監督措施。這意味著老百姓的手里又多了一把尚方寶劍,有望通過《規定》去界定地方政府的征收是否違法,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土地違法行為將被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針對當前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履職能力和執法監督工作實際,《規定》對一些特殊情形明確了履職盡責的具體要求,確保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違法。 《規定》明確,對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后制止無效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應當作出明確記錄。通過上述規定,督促相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履職到位。 由于這部法律3月1日才生效,在法律生效之前,老百姓也可以通過撥打12336舉報,或登錄12336國土資源違法線索舉報微信平臺進行舉報。舉報的內容包括,違法批地;違法占地;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破壞耕地;其他土地違法行為;礦產資源違法行為。 日前,全國統一的12336國土資源違法線索舉報微信平臺已全面開通,這是具備上傳圖像和視頻功能的更先進的舉報模式。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老百姓發現違法線索后,可關注“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微信公眾服務號或點擊微信城市服務中“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輸入相關信息,提交違法線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將會在7個工作日內,通過12336微信平臺告知舉報人,舉報是否屬于接收范圍。經核查發現存在違反土地法律法規行為的,在核查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將通過平臺告知舉報人“將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