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可查詢拆遷征地信息、計算補償標準?步驟如下:时间:2018-09-29 阅读 相信對于作為被征收人的你們來說,“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你們最為關心的一的話題。只有在知道了補償標準的提前下,才可以計算出你們最后到手的總金額數,并對照自己心理的價位來衡量征收方給的補償總額是否合理,如果補償金額過低也能及時的采取相應的維權措施。 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問題,要想知道當地的補償標準,首先要明確我國法定的征收程序是如何進行的(以征地公告發布為起始)。 征收程序 一、征收土地公告 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收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征收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二、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收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有關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三、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五)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六)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四、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時,應當附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舉行聽證會的,還應當附具聽證筆錄。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批準后,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2)費用支付:在方案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六、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查詢方式 了解了征收程序,如果要查詢當地補償標準,我們可以在公告出臺后,直接向拆遷工作人員詢問或到拆遷辦的辦公室進行查詢,如果受阻的話也可以從網上進行查詢。 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已在自然資源部官網正式運行。該平臺集合了國務院批準用地信息和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征地信息。 征地信息公開包括征地告知書、“一書四方案”、建設用地批復文件及轉發文件、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覆蓋了征地批前、批中、批后全流程。 接下來為各位介紹網上查詢本地補償標準的具體步驟: 一、打開自然資源部網站(可以百度“自然資源部”,點擊其門戶網站) 二、打開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后,點擊“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按鈕 三、可以看到分為“國務院批準用地”和“省級征地信息”兩類 四、此時就可以根據“項目名稱”“批準文號”“行政區劃”等多個字段準確查詢。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各省國土資源廳網站查詢征地信息。 例如: 查詢征地信息: 即可根據要求按照填寫想要查詢的文件即可。 注:如果被征收人未能在網上搜索到本地的征地公告或補償安置方案等文件,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信息公開申請表可從部門官網下載)依申請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注:內容綜合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小編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