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會議,將徹底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明年棚改規模或再縮量!时间:2018-10-11 【原创】 阅读 棚戶區改造是為了改善城鎮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重新規劃建設城市環境。可就目前來看,各地還有不少的城中村、城鎮危房、棚房區房屋破舊擁擠,甚至是還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對于這些房屋各地會逐漸的通過棚改的方式給予貨幣補償或是實物安置。 一直以來棚戶區改造是備受關注的,各個地區大力大舉推進棚改事變,累計已有1億多棚戶區住民“出棚進樓”。據了解,今年1至9月世界棚改已開工534萬套、占整年使命的92%以上,對改進住房堅苦群眾棲身前提、補上成長短板、擴大有用需求等施展了一舉多得的重要作用。 10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住房困難群眾居住條件。 嚴格把握好棚改范圍和標準 會議指出,要嚴格把好棚改范圍和標準,堅持將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作為改造重點。要因地制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盡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各地要嚴格評估財政承受能力,科學確定2019年度棚改任務。 不過,我們在實際棚改過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某些地方因對棚改范圍和村準把握不嚴,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比如有的地方將棚改擴大到了一般建制鎮或是道路拓展、歷史街區保護,也有的把房齡不長、結構比較安全的居民樓納入了棚改范圍。 對于這些情況,住建部表示,將進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范圍和標準。棚改重點攻堅的仍是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各地要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不層層下指標、不盲目舉債鋪攤子,嚴禁違規支出,努力實現市域范圍內棚改資金總體平衡。 因此可以看出,今后棚改一方面要堅持推進而非叫停,另一方面要糾正地方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偏差做法,比如隨意擴大棚改范圍或者棚改成本控制不嚴等。 因地制宜完善棚改貨幣安置政策 相關人士表示,在棚戶區改造中貨幣化安置和實物安置各有利弊,必須遵從“因地制宜”的原則。對于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地方,要盡快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對于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則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不過,對于這點,被征收人應該要知道,取消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不等于取消貨幣化安置方式。凱諾律師表示,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選擇貨幣補償是被征收人的法定權利,任何政策性文件均無權剝奪。 科學確定2019年度棚改任務 會議還指出,各地要嚴格評估財政承受能力,科學確定2019年度棚改任務。保持中央財政資金補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專項債券發行力度。對新開工棚改項目抓緊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政策,嚴禁借棚改之名盲目舉債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對棚改建設用地在新增用地計劃中予以保障,通過拆舊建新、改擴建、翻建等多種方式,讓更多住房困難群眾早日住進新居。 棚戶區改造相信大家都清楚,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棚改的目的本是國家推行的福利政策,是為了改善居民生存生活的條件。 但是現在好多棚改項目都打著棚改、公益的性質走棚改審批的“綠色通道”,為了盡快達到拆遷的目的,經常借著棚改的名議進行商業開發,導致老百姓的權益受到侵犯。 因此,在國家宏觀的調控下棚戶區改造應該依照法律法規進行,切實的做到棚改為民,落實被征收人在各個階段的參與權、知情權、選擇權以及監督權。 如果被征收人在棚改區改造過程中遇到拆遷方有違法行為或是采取暴力、威脅手段逼簽補償協義、停薪、停職等“株連”方式強制拆遷的,被征收人要及時的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切忌不能采取一系列的過激行為,維權講究的是合理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