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諾律師:村委會代替簽訂的補償協議有效嗎?私自出賣土地是否合法?时间:2018-11-19 阅读 我國土地分為兩種,一種是集體土地和另一種是國有土地,任何人或是任何單位就能夠隨便轉讓或是分配的。但凱諾律師經常能接到村委會私自轉讓土地給別人,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要強行拆除房屋,村委會代簽拆遷補償協議等類的咨詢,那么,村委會鄉(xiāng)鎮(zhèn)政府真的有這么大的權力嗎? 村委會,即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guī)定,管理本村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引導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村委會私自出讓出賣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yè),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fā)生轉移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規(guī)定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村委會簽訂的出賣協議 因此,從以上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看,村委會是無權出賣集體土的,也無權私自出賣土地,如果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買賣土地協議,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當是無效的,無效的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是沒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同時遇到征地拆遷時,依照法律法規(guī),村委會也是無權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的,我國《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任何單位或是個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不過村民建住宅、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依法批準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除外],需要進行征收項目的,要把集體土地依法征收為國有土地。 合法征收集體土地程序 為公共利益而需要征收集體土地的,必須要發(fā)布擬征地公告,告知征地情況、確認征地調查結果、組織征地聽證及市縣級人民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 在征地報批后,還要向被拆遷人發(fā)布征收土地公告以及辦理征地補償登記、作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落實征地補償、安置資金,這些法律規(guī)定的征收程序是缺一不可,否則就有違法行為的嫌疑。 村委會替被拆遷人簽訂補償協議 其次,被征收人應當要注意,村委會雖然沒有太大的權力,但在征地拆遷中村委會起著一定的作用。集體土地雖然屬于村集體經濟組織,但是關于征收的權益,應當歸屬于被征收人個人。尤其是簽訂補償協議的時候,凱諾律師提醒廣大百姓,如果村委會在沒有經過被征收人明確的委托下,就代替被征收人簽了拆遷補償協議的話,那么這是嚴重侵犯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對于類似的協議,被征收人可通過法律途徑申請撤銷或是認定無效,同時也要對文件進行留存或是進行拍照,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近年來農村土地征收過程中,職務犯罪的危害極大,嚴重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及經濟的發(fā)展。今年相關部門發(fā)布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村委會已成為了各地被查的重點對象。而且新組建的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就也將村委會、居委會管理征地拆遷補償款等七項事務,納入國家監(jiān)察,全力推進反腐敗斗爭。相關部門也明確表態(tài),對隨意插手基層敏感事務、截留克扣基層物資經費、處事不公、侵占人民百姓利益等問題,要嚴格查處,絕不姑息。 作為平民老百姓,村委會、居委會以及鄉(xiāng)鎮(zhèn)部門是我們老百姓常接觸的地方,也是為我們老百姓謀幸福的第一道線,對此如果發(fā)現其中有貪污腐敗的行為或是違法行為,一定不要忍氣吞聲,要積極的向上級部門反應,向有部門舉報或是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自身合法權益。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遷資訊,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吧!當您遇到拆遷問題時求助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我們會用我們的專業(yè)技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凱諾拆遷律師維權熱線:400-67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