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地拆遷中必須保障被拆遷人的三個基本要求(附征地拆遷補償標準)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為國有,越來越多的集體土地上的農民房屋被拆遷。由于集體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先要依法將土地征收為國有,才可一并考慮地上附著物的征收,即"房隨地走",而不同于城市房屋拆遷中的"地隨房走",所以實踐中將農村的拆遷稱為征地拆遷。 在征地的過程當中,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并不是沒有辦法可依靠的。失地農民朋友們的權利應該受到相應的保護。在此特別提示在征地發生的時候,被征地農民的三個基本要求,務必要得以保障。 一、務必確保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會下降 這是征地的時候,當地政府必須要主動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在土地管理法當中有明文規定:按照法定法規支付土地補償費與安置補助費用,若是不能夠讓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準,能夠增加安置補助費用。國務院按照社會、經濟開展水平,在特殊的情況下,能夠提升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用以及安置補助費用的標準。 在《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也有明文指出,要完善征地補償的辦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要采用切實措施,促進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會因征地所下降。 同時《決定》當中也提出,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以及安置補助費用不足以讓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該批準增加安置補助費用。若是補償費用綜合達到法定上限目前不能夠讓被征地農民保持著原有的生活水平,那么當地人民政府就能夠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相應的補貼。 由此,國家級法律要求,征地需要給予被征地農民,相應的征收補償,并且需要保證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會因征地所下降。因此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出現了因征地而形成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的情況,是國家以及法律都不允許的。 二、務必確保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 征地補償務必要確保被征地農民在土地被征收之后,已然可以長久穩定的生活來源以及基本的保障,把失地農民妥當的納入相應的就業與社保體系。 《決定》中有明文要求,需要妥善安置被征地農民,針對有穩定收益的項目,農民能夠通過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進行入股。在城市籌劃當中,當地人政府應該把因為征地從而形成無地的農民,納入到城鎮就業體系,并且建設社會保障制度;在城市籌劃區域內,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時候,當地人民政府需要在本行政區域內為被征地農民留有必要的耕作土地或者是安置相應的工作崗位;針對不具備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無地農民,應該異地移民安置。 同期,征地補償費用及安置補助費用不足以支付因征地所形成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該批準增加安置補助費用。 三、務必要保障征地補償分配的公平、公證 征地補償款的分配牽涉到每個被征地農民的具體利益,應當享有平等的權利、分配的公平以及公正。但是在征地當中許多被征地農民會遇到和自身土地面積相同,甚至是更小的,到最后獲得的征收補償卻遠遠高于自己。這一類征地拆遷當中是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法律規定所不允許的。 針對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及適用,應當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當中的明文規定,組織村民會議來討論最后決定。村民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村民能夠申請人民法院予以撤銷,責任人依法擔負相關法律責任。村民委員會不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來履行法定義務的,那么將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進行責令改正。 這里談到的只是農村征地拆遷對于被征地拆遷人的基本要求,從被征地拆遷農民的角度來說,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盡可能多地了解法律、法規等關于征地拆遷的規定,掌握法律的武器,積極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如果在你遇到征地拆遷時,征收方未滿足以上的三個基本條件那你就可以及時運用法律來維權。遇到法律維權難難題也可及時求助于專業拆遷律師。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遷資訊,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吧!當您遇到拆遷問題時求助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我們會用我們的專業技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凱諾拆遷律師維權熱線:400-67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