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民可以一戶兩宅、三宅,甚至更多住宅,為什么農民不可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議繼續就《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展開探討,“宅基地改革”成為人大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近幾年,宅基地確權在各地陸續開展,確權過程中,“一戶一宅”的原則被反復提及。這一規定的出發點,原本是為了保護整體農民的利益,因為如果允許一戶多宅,就可能讓少數有資源優勢的人宅基地越占越多。 因此,“一戶一宅”被廣為宣傳,也在大多數地區嚴格執行。但在此次人大委員會議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蔡繼明,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① 城市居民可以一戶多宅,農民為什么不可以? 蔡繼明在會議討論過程中提出,城市居民一戶兩宅、一戶三宅,甚至更多住宅,都沒有違規一說,而且這些住宅,很多還是建在以前的農村土地上。 但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卻只能“一戶一宅”,對比之下,就顯得極為不公平。蔡繼明認為,不管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那么為什么不能允許農民有第二套宅基地呢? 至于獲取二套宅基地的價格,蔡繼明認為,應該由村民委員會根據各地的實際需求去定價。 ② 城市居民都有住宅的處置權、收益權,農民為什么沒有? 蔡繼明說,城市居民對住宅用地有使用、出租、轉讓、處置、收益的權利,這是物權法規定的,法律賦予了城市居民對于住宅用地的用益物權。 但農村居民,卻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權,沒有處置權和收益權,這是不完整的用益物權。蔡繼明說,后續國家還計劃要修訂民法典、擔保法、物權法,但用益物權的問題不解決,后續的修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時候。 ③ 只允許宅基地內部流轉,是對土地改革趨勢的阻礙 蔡繼明引用了楊偉民的調研數據——目前農村閑置的宅基地已經多達3000萬畝,這比全國所有城鎮住宅用地加起來還多。蔡繼明說,國家這幾年提倡農村土地改革,就是要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比如逐漸允許農民用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 但一方面目前的法律又只允許宅基地內部流轉,那抵押到底怎么進行?宅基地使用權不能流轉到集體經濟組織之外,就沒辦法變現,銀行就很難受理這樣的貸款。 蔡繼明認為,只有放開宅基地流轉,讓宅基地入市,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也符合土地改革盤活土地資源的目標。否則,閑置農房就值不了錢,城市的財富也無法反哺農村,兩不利。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遷資訊,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吧!當您遇到拆遷問題時求助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我們會用我們的專業技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凱諾拆遷律師維權熱線:400-67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