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部門因“舉證不能”敗訴,本文讓你秒懂什么是“舉證不能”!"提到拆遷,你最先想到啥?一夜暴富?然后,辭職創業,出任CEO,當上總經理,從此走上人生顛峰?但如果房子被強拆了,錢卻沒到手。咋辦?起訴政府?能勝訴嗎?別焦慮!《法制日報》近日報道了濟南一起因“強拆”引發的“民告官”案,政府敗!訴!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1994年5月27日,居民孫某從他人手里購買了一處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的房屋,并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 2010年7月7日,濟南市人民政府作出批復,決定收回上述房屋所在的國有土地,用于西部新城建設工程。 2013年5月28日,在未達成補償協議的情況下,孫某的房屋被強制拆除。在房屋被拆除前,濟南市政府下設的濟南西區指揮部曾對房屋進行了測量并協調過補償事宜,但未達成一致意見。為此,孫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濟南市政府實施的房屋強制拆除行為違法。 庭審中,濟南市政府否認參與實施拆除了涉案房屋,而孫某提供的證據也不能證明濟南市政府直接參與拆除其房屋。在這種情況下,濟南市中院認為,濟南市政府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但最終,濟南市政府又不能證明是他人拆除的涉案房屋。 由此,濟南市中院認定濟南市政府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并據此判決確認濟南市政府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違法。濟南市政府不服,提起上訴。山東省高院二審以相同的理由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這簡直就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絲清涼!原來,遭遇強拆通過法律途徑,我們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問題來了最終讓政府敗訴的“舉證不能”到底是個啥?小編上網一查,原來在江西、福建等多地的強拆案件中都曾出現過行政機關因“舉證不能”而敗訴的案例為了保證解讀的權威性、準確性,我們特意采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教授張效羽老師: 焦點一 要理解“舉證不能”, 得先搞懂“舉證責任倒置”, 一般情況下,大家最常接觸的案件就是“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后者就是所謂的“民告官”。二者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不同。在民事訴訟領域,一般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舉個栗子:小編起訴李四,指控他砸了我的自行車,那小編就要自己拿出證據證明李四確實砸了我的自行車。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但在行政訴訟領域,則一般按照“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舉個栗子:暴脾氣的小編在地鐵上把一個擠我的胖子給打了,結果我被警方拘留6天。我不服啊,就把公安局告上了法庭。雖然是我告的公安局違法,但我不用證明其違法,公安局要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否則它就是違法。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 焦點二 聯系到具體案件, 理解“舉證不能”, 作為被告的濟南市政府在該案中不是要簡單地證明自己的行政行為合法。由于其下設的濟南西區指揮部曾對涉案房屋進行了測量并與居民孫某協調過補償事宜,但其又不承認參與了拆強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濟南市政府要證明自己不是參與強拆的一方,就必須自己拿出證據予以證明。因為,孫某一方已經拿出證據證明房子是被指揮部強拆的,濟南市政府如果想證明這個指揮部與它沒關系,就得自己舉證,如果不能拿出證據證明雙方沒有關系,就屬于舉證不能,那么法院在法律上就推定雙方有關系,它也因此敗訴。 焦點三 “白手套”套路搞強拆, “舉證不能”讓你原形畢露, 濟南市政府下設的拆遷指揮部在這起案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往,很多地方政府在搞拆遷時總會設置“白手套”的套路,組織一些拆遷指揮部、拆遷小組等機構,如發生強拆、暴力拆遷等事件,政府也因此有了逃避責任的借口。 采訪中,張老師告訴小編,此類案件中法院因“舉證不能”判決行政機關敗訴,這表明法律對被拆遷人利益的保護更全面、更強有力。 如果居民的房子被強拆,一旦雙方對簿公堂,只要居民能初步證明那些拆遷指揮部、拆遷小組…和政府有關系,政府就得舉證證明自己和這些機構沒關系,如果不能證明,法院就會推定二者有關系。這樣的話,政府就得承擔賠償責任。 焦點四 房子被強拆, 損失多少不能胡亂說, 在此類案件中,拆遷行為的合法,要由政府來證明,但拆遷行為違法導致的具體損失要由原告方來舉證證明。 舉個栗子:小編的一個“拆二代”小伙伴家被強拆了,他起訴政府勝訴,在確定賠償金額時,他稱因強拆行為導致他家損失500萬,他得拿出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想趁機獅子大開口狠撈一筆,法律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滴! 怎么樣?看完張老師的一番解讀 大家對“舉證不能”這個概念 是不是已經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 學好法律知識,隨時隨地 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遷資訊,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吧!當您遇到拆遷問題時求助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我們會用我們的專業技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凱諾拆遷律師維權熱線:400-67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