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諾律師:專業拆遷律師證據收集的程序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征地拆遷成了常態。但是農村征地拆遷并不是所有過程都是順利的,很多農村被征地拆遷者明知道被侵權了,但是就是不維權,原因是他們因為如果維權就是以卵擊石,維權難度大。接下來拆遷律師為大家講解一下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一、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一)要有“證據意識”,注意搜集和保存有力證據 “打官司打的是證據”,所以證據在依法維權中至關重要。掌握充分、可靠的證據是勝訴的保證,也會使自己在談判中處于有利的位置,是增加補償砝碼的不二法門。“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由于舉不出證據,導致不利后果。 在整個征收過程中,被征、拆遷戶應該注意保留和收集一切能夠證明實施的相關證據,包括雙方簽訂的一些協議,有時還可以采取錄音、錄像、照相、公證的方式收集證據。對于如何判斷證據的有效性,取得有效的證據,有時需要專業律師的指導和幫助,但自己必須要有“證據意識”。如果沒有事先的準備,一旦發生糾紛,就可能面臨不利的結果。 (二)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往往是收集維權證據的第一步 目前信息公開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主體、范圍、時間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按《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一般應由省級政府批準,想知道征地是否合法,應首先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征地批文的信息公開,如果沒有批文,那征收肯定違法。通過信息公開程序,往往可以找到征地拆遷過程中的違法點,通過此程序所獲取的證據材料,可以有針對性的提起復議或者訴訟程序,依法維權。 對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而言,根據《條例》規定,首先應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征收決定”,對于是否存在“征收決定”,是否依法公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這些都可以通過申請信息公開來了解。 如果有關部門不依法進行信息公開,可以根據《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信息公開行政案件的規定》,對其不履行信息公開法定職責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對于具體申請信息公開的程序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如有被拆人在此程序中受到阻礙或者有征地拆遷相關法律難題都可及時尋求凱諾律師的幫助,我們非常歡迎您的來訪與來電! (三)房屋拆遷中需要收集的證據 1、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證; 2、證明被拆除房屋的結構、房屋的性質(住宅、辦公和或商用)、房屋的建筑面積等證據; 3、當被拆遷房屋所有權證上記載的所有人與主張權利的被拆遷人不同時,還需要提交證明被拆遷人對于被拆遷房屋享有接受補償安置權利的證據(包括親屬關系證明、繼承權公證書、放棄權利聲明等); 4、證明房屋被拆除的時間的證據。 二、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途徑有哪些? 1、和解 2、調解 3、到工商等部門申訴 4、申請仲裁 5、法院起訴 三、所涉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二十二條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周轉用房。 第二十三條 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這些規定當然適用企業拆遷。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知道,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還是要注意證據的收集,我國法律依法保障每位公民的合法權益,被征地拆遷人應該學法知法懂法更會用法,這樣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且凱諾律師在此特別提醒被拆遷人,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手段脅迫您簽字同意征地或拆遷。若發現上述情況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來源:律師365 想了解更多征地拆遷資訊,快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平臺吧!當您遇到拆遷問題時求助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我們會用我們的專業技能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凱諾拆遷律師維權熱線:400-67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