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諾拆遷律師:如何判斷國有土地上房屋是否被合法征收?时间:2019-08-09 【原创】 阅读 城市要發展,征收拆遷是必然的,但是,面對征收方具體的征收工作是否合法,老百姓似乎并不能準確辨別。近期就有很多被拆遷戶咨詢,自己住的好好的房子說征收就要被征收了,不知道是不是合法,更不清楚房屋被征收的法律程序是怎樣的。 首先,我國的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所以征地拆遷在我國分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兩種。今天凱諾律師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為大家詳細講解如何判斷房屋征收是否合法?主要從以下幾點辨別: 一、征收的目的。首先,征收房屋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一般是因為國防、外交、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以及政府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非因公共利益,不能使用國家公權力剝奪公民財產,如果確實需要,則只能通過等價購買的方式。 二、征收的主體。法定的征收主體為市、縣政府才有權依法作出征收的決定。在實踐中,被征收方一定要弄清楚征收方的主體是否合法,鄉鎮政府及街道辦不是征收的合法主體,其所下達的征收通知不具有法定效力。 三、征收決定與征收補償方案的作出與公布。前期進行有效調查后,由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并報市、縣人民政府,由市、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方案進行討論并予以公布,以征求公眾意見并根據公眾意見修改補償方案。在此環節中,被征收方要明確自己具有提出建議的權利,對于征收決定與補償方案不滿意的地方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如果在實踐中,征收方不公布征收決定與補償方案,此時被征收方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要求其信息公開。 四、協商補償協議內容及簽訂。在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達成合議后,雙方應當簽訂補償協議,以明確補償方式、補償金額、支付期限、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限等內容。補償協議其實質是為合同,合同遵循公平誠信原則,雙方要通過平等協商確定協議內容,如果征收方采用脅迫、暴力等非法手段強制要求被征收方簽訂協議的,則屬于非法行為,協議效力也不受保護。 五、搬遷。合法的搬遷包括自行搬遷與強制搬遷。自行搬遷是指征收人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后,被征收方在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務;而對于強制搬遷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行政訴訟也不提行政復議,同時在規定期限內也不進行搬遷。此時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我國搬遷遵循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如果被征收方沒有獲得有效補償那么此時可以拒絕征收方讓其搬遷的通知,并且搬遷需要給予被征收人合理的搬遷期限,如果征收方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暴力進行搬遷,此行為是侵害被征收方合法權益,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凱諾拆遷律師特別提醒:房屋征收拆遷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大事,了解征收拆遷具體工作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審視行政工作是否合理合法,同時也可以明確自身在每個環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果征收方違規征收,此時被征收方可以向其上級進行復議,要求上級撤銷變更其作出的行政決定,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通過司法程序維護自身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