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棚戶區改造新進展公布,全國棚改開工207萬套!时间:2019-09-05 阅读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顯示,2019年全國棚改計劃新開工289萬套。1-7月,已開工約207萬套,占年度目標任務的71.6%,完成投資6000多億元。 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1994年至2007年,全國共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約2億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其中,棚戶區改造這項“暖心工程”有效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截至2018年底,上億居民“出棚進樓”,為提升人居環境、緩解城市內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為改造城鎮危舊房屋、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一項萬眾矚目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工程。那么什么是棚戶區呢?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的解讀,棚戶區是建筑密度大、結構簡陋、安全隱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基礎設施不配套、使用年限久、交通不便利、環境衛生差等的住房較為集中的區域。不過各省就棚戶區改造的認定標準以及概念、依據等都制定了較為明確的認定細則。下面我們以南京為例來具體了解一下: 南京在《關于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和界定標準的通知》對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棚戶區改造項目界定標準等進行了明確。 位于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內,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改造項目可以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 1、房屋結構簡易,使用年限較久,使用功能不全,包括房屋室內空間和設施不能滿足安全和衛生要求(無集中供水、無分戶廚衛等)。 2、市政基礎設施落后或不全,排水、交通、供電、供氣、通信、環衛等配套基礎設施不齊全或年久失修,且難以通過修繕完善功能。 3、建筑密度較大,房屋破舊擁擠,存在較大消防安全、地質災害等安全隱患。 4、公共服務設施薄弱,無基本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且無法通過規劃建設進行完善。 5、房屋結構抗震基本不符合要求的,或經專業機構評定屬于危險房屋或嚴重損壞房屋。 在實踐棚改過程中,由于老百姓對棚戶區的概念模糊或是不了解,很多時候自己的房子被無緣無故的劃在了棚改的范圍內,使得老百姓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因此在遇到棚改時,可參照以上標準來衡量一下的房子是否屬于棚戶區,如果覺得自己的房屋并不符合棚戶區改造的標準,那么就要注意了。 棚戶區改造補償標準 棚戶區改造一般會涉及到兩種性質的拆遷,一種是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一種是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不過實踐過程中,棚戶區改造涉及較多的還是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集體土地上的很少涉及,但一旦涉及會納入城市規劃區。 在補償方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相關規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棚戶區改造其補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貨幣補償,另一種是產權置換。選擇貨幣補償的,則需要考慮被改造房屋的的市場評估價值、搬遷補償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等費用。不過具體的情況,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另外,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一般要參考《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規定。不過對于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內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的,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的區域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的,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當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 最后,凱諾律師事務所拆遷律師提醒:對于補償方式,一般有貨幣補償、產權置換以及遷建安置。選擇房產置換的,必須是相同地最低按一平米安置一平米,選擇貨幣補償的,如果房屋已經納入到城市規劃區內,則補償應當參照周邊市場價進行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