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拆遷律師:棚戶區改造中,這些看似不重要的權利,實則影響著你的補償!时间:2019-10-30 阅读 在征地拆遷中,對于棚戶區改造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歷年來,棚戶區改造項目在國家大力推動的情況下,幾乎占據了征地拆遷的征收項目的一半以上。同樣以棚戶區改造為首的還有城中村改造項目,這兩無疑是出場頻率最高的。 棚戶區改造成了“香餑餑”,但也使得棚改“變了味”。近年來,隨處可見的征收項目,幾乎都是借著棚戶區改造的名義,走棚改審批的綠色通道,將一些原本年代不長、配套設施相對完整整齊的區域納入到棚改的范圍內,然后進行商業開發。不僅如此,還以棚改名義隨意降低被征收人拆遷補償、剝奪被征收人僅有的相關權利等。促使被征收人應當享有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有力保障。 屬于棚改范圍的區域 棚戶區是指那些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筑面積小以及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比較臟、亂、差的區域。棚戶區改造是我國為改造城鎮危房、舊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 國家之所以推出這項項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城鎮居民的生存居住環境,在拆遷之后希望棚戶區的百姓得到安居,可是現實卻大相徑庭。因此,被征收人在“變了味”的棚改過程中要注意使用自己享有的權利。 一、獲得公平補償的權利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房屋土地被征收的應當得到公平合理的補償,所謂公平合理的補償,既是一個法律概念又是生活中的一個概念,也就是不能因拆遷而降低被征收人原有的居住條件,同時,也要盡量的避免因拆遷造成的其他損失。根據法律中所規定的,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應當包括:被征收房屋本身的價值、過渡期間的安置補助費用以及因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的損失費等。 同時法律還規定了,房屋的價值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的市場價。對于因拆遷造成的其他損失,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只有這樣的才算是公平合理的。因此,當被征收人遇到棚戶區改造時,一定要了解補償項目,在補償不合理時,及時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知情權 房屋征收部門無論是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補償安置方案或是對被征收人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時,都應當要充分的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只有被征收人了解了征收政策以及征收文件,相關部門聽取被征收人意見修改相關文件,將上述所說的房屋征收決定、征收補償方案以及征收補償決定依法公告的情況下,才能保障征收決策民主、程序正當,達到和諧征收的目的。 三、征收補償方案制定過程中的參與權 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是由房屋征收部門擬定的,但在補償安置方案制出來之后,需要進行科學的論證,要征求公眾的意見,被征收人對該補償安置方案存在異議時,相關部門應當要組織聽證,然后及時的修改補償安置方案。如果在這期間,被征收人發現征收方并沒有履行論證、聽證義務且有證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四、對補償方式的選擇權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產權調換。也就是說,被征收人有權決定選擇哪種補償方式。其補償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產權置換,一種是貨幣補償。選擇產權置換的,能原地安置的,優先考慮就近安置,對于不同地段房屋的價值,應補足、結清被征收房屋與用于產權置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選擇貨幣補償的,必須要按照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的市場價。 五、評估機構的選擇權 評估是房屋征收過程中必須要走的一個程序,在選擇評估機構時,一般是由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協商而定,選出一個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來評估,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搖號、抽簽等方式來確定。法律條例是這樣規定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第四條規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在規定時間內協商選定;在規定時間內協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門通過組織被征收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決定,或者采取搖號、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六、對評估結果不滿時的復核權和申請鑒定權 在評估開始時,房地產評估機構要考慮到被征收房屋的區域、用途以及建筑結構、新舊程度等因素。如果被征收人對評估報告有異議可以申請復核,如果對復核結果還存有異議,可以向本地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實踐中,征收方單方面決定評估機構的情況常常存在,因此被征收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及時的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七、對違法行為的監督權 由于棚戶區改造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所以違法行為是屢見不鮮。因而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被征收人享有監督的權利。當被征收人在棚改中在遇到違法征收時,可以向相關部門或是紀檢監察部門舉報。如果說征收方采取暴力拆遷,暴力逼遷比如斷水、斷電、封路給生活造成不便的,被征收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警。 棚戶區改造本來是一項民心工程,可是由于涉及的利益較大程序比較的繁瑣,征收方常常是不按照法律所規定的程序走,導致被征收人的權益受到一定的損失。因此如果棚改戶在此過程中遇到征收方存在違法行為時,可及時的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然后化被動為主動,爭取合理的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