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拆遷律師: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時限是什么?申請信息公開的意義?时间:2019-11-06 阅读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老百姓的法制維權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老百姓也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而老百姓要想知道拆遷單位實施的房屋拆遷行為是否合法,只需要申請信息公開一看便全部都知道了。那么,在征地過程中,政府必須要主動公開的文件都有什么? 征地過程中必須公開的關鍵文件 一、征地批后實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市縣政府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建設用地批準書。 二、征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具體包括:擬征地補償安置聽證告知、土地權屬證明材料等。 三、地方政府轉發國務院批準用地的文件:用地面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批準情況,與申報情況相比發生變化的,轉發文件中,應明確表述變化后情況。 四、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城市建設用地為“一書三方案”: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五、國務院或省級政府、依法批準用地的批復文件。其中,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用地,還應公開省級政府、審核同意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實施方案的文件。 如果行政機關并沒有在法定期限內進行相關的答復,被征收人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若其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受到侵害,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18條的規定,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24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延長答復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行政訴訟法第4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行政訴訟只有起訴期限的耽誤,沒有起訴期限的中斷。只有在起訴期限內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權對其進行司法審查。超過起訴期限起訴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時沒有查明,但在審理過程中查明已超過起訴期限的,人民法院應該裁定駁回起訴。 政府信息公開有何意義 1、公民知情權,這是老百姓的基本權利,政府的義務。而單個公民作為弱勢的一方,無法主動的掌握政府信息,因此,政府信息公開在實現公民知情權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有效應對危機事件,挽回政府形象。政府敢于公開危機信息,主動借助媒體,及時、真實地公開事實,讓媒體在傳播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不僅有利于危機事件的解決,而且有利于維護政府形象,有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3、消除謠言,穩定社會秩序。謠言止于公開。政府在面對一些如災難或公共安全的一些傳言時,應該把來龍去脈告訴公眾,這是透明的政府從保護每一個民眾的角度應該做的,也是有效消除傳言的最好方式。 4、促進民主政治,實現公民的監督權利。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機關工作人員是社會公仆,民眾只有真正有效地利用政府掌握的信息資源,才能對現行的制度和政府行為進行監督和提出意見、參與行政管理,從而促進政府民主制度和行為的改進,完善不足。 5、制約權力濫用和腐敗。政府信息公開有利于破除權力運行的隱蔽性,為治理權力濫用和腐敗提供預防機制!瓣柟狻笔亲詈玫南緞,政府信息公開將使整個行政系統透明公開,政府政策的決策和執行將完全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并且使得權力運行從隱蔽變成透明,無疑切斷了權錢交易的鏈條,包括其交易背后的利益共謀渠道。 在征地拆遷中,對政府信息進行公開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凱諾拆遷律師提醒:老百姓要想更好的享受自己的權利,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時限的法規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政府自覺接受老百姓的監督,老百姓也積極增加法律知識,政府才能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好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