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房屋坍塌的,被拆遷人還能有補償嗎?时间:2019-11-27 阅读 昨天9時18分,廣西百色市靖西市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及周邊地區震感強烈。據崇左市地震監測預報中心通報,截至昨天晚上18時左右,地震已造成崇左市大新縣1人死亡、5人受傷。 我們在為死者哀痛,為遇難家屬難過的同時,有許多原本在拆遷范圍內的被拆遷人此時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因地震或是其他自然災害造成房屋坍塌或是損壞時還有沒有補償?會不會影響拆遷補償? 房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財產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相關部門也會在防災減災救助上給予很大的關注。 2017年5月國務院決定,結合救災工作實際和近年來物價增長等因素,中央財政對臺風和其他各類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補助實行統一標準,并大幅提高補助水平,同時大幅提高因重特大自然災害遇難人員家屬撫慰金、過渡期生活救助和倒損民房恢復重建的中央補助標準。 從此決定來看,因地震災害或是暴雨、臺風等自然災害導致自建房屋坍塌或是損害的是會修復改建的,且根據《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各地區因自然災害倒損居民住房恢復重建救助實施方案等規定恢復重建工作由各級政府承擔,各地區救援實施工作和具體救助補償措施因各地具體受災情況來定。 那么,拆遷房遭遇地震或是臺風等坍塌時,被拆遷人還能有補償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絕大多數的拆遷項目基本都是國家征用的行為,因此,在房屋拆遷期間內發生不可抗力的風險也由相關部門承擔。 另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第十條第一款,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時點為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從這可以看出對于房屋已經被納入拆遷范圍內且征收決定公告已經發布的被拆遷人來說就不需要擔心會不會因為房子在自然災害中受到毀損而影響拆遷補償了。 對于拆遷的房屋在受災后是否符合當地的救助重建標準,這就需要受災人第一時間去查看當地的《征用公告》以及《住房修復改建援助實施方案》等相關明文規定。 以拆危促拆遷怎么辦? 一般而言,自然災害過后各地政府的重點工作就是積極的組織災后救助安置,幫助災區老百姓統籌災后重建并做好次生災害的防范準備,而不是趁此機會以拆危的形式開展征地拆遷工作。 如果被征收人遇到了這種以拆危促拆遷,壓低拆遷補償的情況,被征收人是有權利拒絕簽訂補償協議或是搬遷的,另外被征收人也可以及時的咨詢北京拆遷律師,針對拆遷方的違法行為依法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不過無論是什么情況下的拆遷,必須都要依法依規,都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中征地涉及拆遷住房的,必須先安置后拆遷,妥善解決好被征收人的居住問題的規定。 且在拆遷前期哪怕是房屋因自然災害有所損毀也要入戶調查摸底,入戶調查和評估是拆遷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能因各種原因就放棄。同時拆遷人在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之前還要獲得以下幾個文件: (1)建設項目批準文件:是政府計劃部門對建設項目的立項批準文件;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是建設單位在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征用劃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建設項目位置和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定憑證; (3)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是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文件; (4)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是反映拆遷人打算如何對被拆遷人實施拆遷補償安置以及計劃在多長時間內完成拆遷。它包括確切的拆遷范圍、房屋的基本情況、實施步驟、各項補償費用; (5)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或行政主管部門設置的專戶(根據當地具體規定確定)。 一般來說,只有有了以上的相關文件,才能依法實施征收。 對此凱諾律師團隊北京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如果遇到因自然災害導致房屋坍塌而征收方不予補償或是補償非常不合理時,被征收人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是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