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全文解讀:有哪些關鍵點?12月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有哪些關鍵點,又該如何解讀?我們將帶您一起通過專家的視角,仔細研讀四中全會的11個關鍵詞。本期關鍵詞是:顯著優勢。 十九屆四中全會會議公報第一次系統梳理總結了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那么,此次《決定》為什么要強調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其中又有什么內涵呢?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對于推動我國“三農”發展有何意義?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明認為: 李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十九屆四中全系統總結了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這既是總結經驗,也奠定了今后發展的基礎。 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的內涵是什么?概括地說,體現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它全面回答了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同時要完善和發展什么的重大的政治問題。 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國家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這跟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取得成就是一致的,它實際上就是成就的一部分。 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是推動“三農”發展的根本所在,也為新時代“三農”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要特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最突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