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擬征收”能解棚改拆遷難題?究竟何為模擬征收?时间:2019-12-10 阅读 近日,經河北新聞網報道稱‘邢臺“模擬征收”解棚改拆遷難題’。而邢臺市采用“模擬征收”模式完成征收的棚改項目有4個,涉拆建筑面積達18.368萬平方米,惠及棚改居民958戶。不得不說,這“模擬征收”確實有諸多益處。 那究竟何為“模擬征收”呢?模擬征收有何優點與缺點? 何為“模擬征收”? 模擬征收并不是一個正式的征收,也不是政府主動實施的項目,而是居民主動要求進行舊城改造的項目,其與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不同。模擬征收其實為政府在舊城改造也就是棚戶區改造中,在確定征收區塊前,會先了解當地居民的響應程度,也就是是否具有拆遷意向。如果絕大多數居民有拆遷的意愿,則當地居民通過居委會聯名向政府遞交改造的申請,政府將此地塊作為拆遷地塊,然后政府就原有舊房價值進行預評估,將擬安置房屋地塊的價值,位置,面積、社區的情況明確告知居民。居民在知悉上述情況的條件下自行決定是否進行拆遷,如果有居民愿意搬遷,則需要和政府的相關部門簽訂模擬協議。當簽訂的模擬協議達到一定比例時,由政府正式發布征收公告;但是如果比例不夠,政府則不會發布征收公告,原先簽署的模擬協議自動失效。 傳統拆遷程序VS模擬征收程序 傳統拆遷的基本程序:政府發布拆遷公告——進行動員——解決問題——簽訂協議——組織實施。 模擬征收程序:被拆遷戶申請——確定模擬拆遷地塊——解決問題——簽訂協議——再由政府發布公告——組織實施(此時會按照傳統的征收程序來進行)。 優點與缺點 我們可以通過上述的內容發現“模擬征收”也是存在諸多好處,比如在此過程中被征收方享有選擇權、知情權和主動權。但是在實踐中,“模擬征收”存在著諸多爭議,就好比如雙方所提前所簽訂的“模擬協議(補償協議)”,所說大大保障了被征收人的各項權利,但是在沒有行政許可之前,即在征收決定作出之前,模擬簽訂協議在法律上是有爭議的,并未有對應的法律可依據。 而在實踐過程中,模擬拆遷協議所約定的條款較為簡單,所附條件無法準確界定,并且有些地區的征收部門出于利益的考量,往往在簽訂“模擬協議”后,正式的征收決定間隔很久也未作出,這就導致征收評估結果與初次評估結果出現重大差異,被征收人無法接受按初次評估結果作為補償條件。 其中不乏還存在征收方在決定正式拆遷后并沒有與被拆遷人重新簽訂新的安置補償協議,直接選擇按照模擬協議的內容進行補償,這會導致在模擬協議簽訂初期,沒有謹慎對待這一協議的被征收方的權益受損。 有些地區所謂的民意調查也并不能體現真正的民意,而所謂的“簽約率”也可能屬于人為制造,而最后便會成為逼遷的依據。 因“模擬征收”在實踐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依據具體的案情進行有針對的分析,在此拆遷律師就不一一講述了。但是,凱諾拆遷律師鄭重提醒廣大被拆遷人,在遇到當地相關部門提到模擬拆遷時,一定要睜大眼睛,及時求助于專業的北京拆遷律師,讓律師幫你把關,莫要草率簽訂模擬補償協議,一旦簽訂,將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不可輕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