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院:老百姓可在“家門口起訴”,省時省力還省錢!时间:2019-12-30 【转载】 省雖然近年來隨著智慧法院的推進,各地法院推出了網上立案、微信立案等便民措施,但如果是異地打官司,可能還得去管轄法院所在地,去管轄法所地必免不了交通、住宿、通訊等成本。 但是現在不用再來回跑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服務新聞發布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表示,全國中基層人民法院已全面實現了跨域立案服務。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可在“家門口起訴”。這種新模式必定會給當事人帶來方便,那么會帶來哪些方便呢?這跨域立案究竟應該怎么立案呢? 什么是跨域立案? 跨域立案,旨在讓人民群眾在任何一家中基層法院都能夠獲得與管轄法院同品質的立案服務。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就近選擇法院(庭)在訴訟服務中心提交一審行政、民商事、強制執行三類案件訴訟申請材料,由該法院作為協作法院,代為核對、接收并向管轄權的法院發送立案服務申請?缬蛄覆皇芗墑e管轄、地域管轄等的限制,享受家門口法院訴訟的便利。 對于跨域立案,我們簡單的舉個例子來說就是在北京工作的盧先生,因河南老家拆遷,但補償不合理,需要進行維權,那么根據法律所規定的,從立案到審理都需要盧先生前往當地進行辦理。但隨著跨域立案訴訟的推行,盧先生只需要帶著相關證據材料到就近法院立案即可,不需要再跑回河南老家。 不過要注意的是,“跨域”立案并不改變案件管轄權,仍由受訴法院進行立案審查,制作加蓋該法院的電子印章各種文書。家門口的收件法院作為便捷的傳聲筒,僅承擔形式審查、風險提示、立案指導、法律釋明等職責,具體的立案審查等工作還是由管轄法院來完成的。 據了解,今年7月啟動跨域立案服務改革以來,截至12月23日,共提供跨域立案服務19471件。其中,提供省級行政區內跨域立案服務15810件,跨省級行政區服務3661件。73%案件管轄法院實現30分鐘內響應。從案件類型看,民商事案件17243件,占88.6%;行政案件337件,占1.73%;執行案件1891件,占9.71%。 跨域立案有哪些好處呢? 跨域立案打破了審判困局所進行的創新和完善審判管理制度的實踐和探索,可以讓民眾的訴訟渠道進一步暢通,使當事人訴訟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同時也防止和排除了不當的人為干預,使審理更公正、公平,讓“訴訟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在實踐過程中,無論是行政訴訟還是其他訴訟,確實都存在著“立案難”這個老大難問題,比如對于當事人提起的訴訟,受理案件拖沓,也就是立案時間長,手續比較繁雜,且等待的時間較長,在立案過程中,需要當事人或是代理人多次往返,這不僅耗時、耗力,當事人還要承擔經濟上的壓力。 尤其是關于征地拆遷的案件,也就是行政訴訟。立案難似乎成了被拆遷人的一塊心病,當大家都心急如焚的時候,法院卻不給立案、不愿立案、不敢立案。但跨域立案打破了以上的僵局。跨域法院只需要考慮當事人提交的訴訟符不符合立案標準、確保當事人訴訟權利即可。 除此之外,跨域立案也為老百姓打通了訴訟服務“最后一公里”,就近立案”“快速立案”,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更省時省力省心省錢,在一定程度上既保障了老百姓訴訟的權利也為老百姓緩解了經濟壓力。 針對老百姓立案除了可以選擇跨域立案的方式之外,也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立案,如果當事人已經安裝了最高法推出的移動微法院小程序,或者對互聯網運用比較熟悉,連法院都不用去就可以實現訴訟“家里辦”“掌上辦”。當然對于不太熟悉微法院應用的當事人,則可以就近選擇法院遞交訴訟材料?傊,跨域立案,不僅實現了人民群眾家門口打官司的愿意,也是一項司法便民的重大利好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