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夫山泉毀林取水被舉報 網友稱其“大自然的拆遷隊”一直以來以“大自然的搬運工”形象存在于消費者眼中的農夫山泉,最近卻被網友戲稱為“大自然的拆遷工”。1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因在武夷山市新建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時未按環評要求施工,違規擅自開挖變道毀壞林木,被武夷山市森林公安立案查處。 農夫山泉疑似毀林取水 1月11日晚間,有媒體報道稱,農夫山泉(福建省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未經國家公園管理局審批,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使用大型器械不合規施工,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違規擅自開挖便道毀壞林木,破壞植被,影響惡劣。 報道同時附有大型挖掘機夜間作業的視頻和圖片。根據現場拍攝的視頻顯示,大型機械無視當地市民阻撓,進入林區后運送了大量施工物料。根據一張2020年1月1日的航拍圖顯示,施工便道穿林而過且遠離河道,不符合環評要求,且對林地樹木造成嚴重破壞。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市民強雯表示,該項目取水口的設置位于武夷山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范圍內。“水作為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的靈魂與核心,當年開發該生態旅游區,正是因為此處擁有純凈天然的水資源與形態各異的水景觀。然而,農夫山泉公司的擬定取水點就設在景區范圍內,這個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將直接影響到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的生態用水。”強雯說。 根據強雯稱,自2019年6月18日以來,不斷有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員將大型施工機械駛進武夷山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途中對當地林地造成毀壞。 毀林區域部分位于保護區內 針對毀林一事,農夫山泉回應媒體稱,“這是一場與當地旅游公司的糾紛,農夫山泉在當地是獲得審批之后作業,這是合法合規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農夫山泉取水口的設置于2018年4月13日取得了武夷山水利局的審批。2019年7月29日,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等2個項目工程規劃許可證再次公示,工程地址和占地面積沒變。 而農夫山泉取水項目位于武夷山市洋莊鄉大安村上游的龍井源溪,溪水從武夷山國家公園流出,武夷山市水利局批準農夫山泉在龍井源溪上建設攔河陂壩以抬升水位取水,取水管道經過村里集體用地,但該用地已租給大安源生態旅游公司用作旅游開發地。由此引發了矛盾。 根據一份農夫山泉發布的“武夷山市人民政府1月10日的調查情況告知書”顯示,政府方面在召集水利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等進行現場核查后,情況是: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取水壩建設、給水官網鋪設及相應的施工便道未涉及你公司(大安源旅游生態有限公司)租賃的林地范圍,且農夫山泉已經取得相關審批手續,并于大安源小組簽訂了相關協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武夷山國家公園電子定位設備“巡檢助手”顯示,毀林區域部分位于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紅線范圍。 目前,武夷山林業局已確認農夫山泉施工毀林。一位武夷山國家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農夫山泉施工地(取水點)是2019年12月25日才劃給國家公園的,而拓寬或新開的路是劃給國家公園之前就發生的,對此地方公安部門已立案調查。” 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目前該路段已經暫停施工和使用,等待地方調查結果。 網友戲稱“大自然的拆遷隊” 雖然目前農夫山泉毀林事件尚未公布最終的調查結果,但是一直以“大自然的搬運工”存在于消費者印象中的農夫山泉,此次收到了來自消費者的質疑。有微博網友就稱:“這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了,是大自然的拆遷隊。” 更有網友諷刺稱:“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伐木工。” 天眼查數據顯示,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29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由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據武夷山水利局公開資料顯示,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是武夷山市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2018年4月13日,取水口的設置取得了水利局的審批;同年6月26日,武夷山市環境保護局同意了農夫山泉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的環評建議和結論。 截止到目前,農夫山泉方面尚未對此事件做出任何公開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