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動產登記也需要“城鄉平衡”從農村“ 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現狀看,大多數省份積極推進,措施得力、成效顯著,部分省份已經基本完成任務。但也有不少地區由于基礎薄弱、經費保障不足等因素,距離既定目標的完成還有很大的差距。 夯實工作基礎、提供經費保障,需要具體的措施去落實,更需要對農村“ 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而不是停留在被動完成“部署”和“要求”上。事實上,這項工作之所以連續幾年被寫進中央1號文件,一個重要原因是它不僅關乎農民和農村集體重大財產權益保護本身,而且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農村各項改革制度推進,可以說是未來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石。 進一步說,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是促進城鄉平衡發展、化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基礎。從這個角度考量,不動產登記也需要“城鄉平衡”,當前尤其需要加大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的“投入”。 毋庸諱言,與城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基礎牢固、日新月異相比,眼下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開展還很不充分,除了基礎薄弱外,對農村不動產登記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不少地方,“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還占據主流,即便在一些已經開展工作的地方,也還抱著“從簡”“應付”的觀念。 所幸的是,不少先發地區已經認識到農村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重要性,主動加大政策、技術支撐和人力、財力投入的力度,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作用,提升登記能力和服務水平,從權籍調查、數據庫建設、窗口下沉,到人員培訓、優化服務,乃至于結合“ 互聯網+ ”等創新舉措,向城市不動產登記的要求和標準靠攏、看齊,讓廣大農民也能享受最便捷高效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這些寶貴的經驗積累,為工作暫時落后的地區提供了難得的參考和榜樣。 2020 年是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關鍵一年,既面臨挑戰和壓力,也意味著難得的機遇。在充分認識這項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目標任務的落實,加大方方面面的“投入”,實現不動產登記的“城鄉平衡”,將為摸清農村不動產“家底”、促進城鄉平衡發展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