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拆遷,顛覆我的社會觀日本的拆遷,國家不會讓個人單方面受到損害,就連花瓶、家里種的植物等小物件也在資產評估之列。 去年,我因公訪問日本。在廣島,探訪日本家庭,由60歲的小學教師山田哲夫負責接待我和一位女記者。 山田先帶我們去一處工地,那里已被臨時圍墻圍起來。“這里是我原來的家。”他說。因山的阻擋,這個原子彈爆炸中僅存的老城區,近年來才開始改造。他們管舊城改造叫“再開發計劃”,聽起來好像比較優雅。 補償的談判也很平和。居民們都是單獨與政府對話,一般分歧不會太大,因為“再開發計劃”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計算標準,就連花瓶、家里種的植物等小物件也在資產評估之列。“我家的庭院種植了櫻花樹,要從它樹干的粗壯程度還有樹齡等細小的方面入手,進行仔細的計算。”“當然,最終交涉的結果是,政府會問:‘那你到底想要多少錢呢?’‘一定不會讓你們不滿的,補償金額一定會嚴格按照法規來計算。’”山田說,再討價還價,可能也就再追加一點錢而已。最重要的是他認為,這些法規以“不能讓拆遷戶的生活水準低于現在水平”為基本原則,足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包括將來新房的裝修、家電等,都是評判“生活水準”的重要因素。 居民們幾乎都沒有異議地接受了政府的方案。兩年前,山田一家搬到老家200米外的一個高級公寓,三室一廳,房租每月11萬日元。在搬入新居之前,拆遷戶們的租金全部由政府埋單,上限是20萬日元,這足以保證拆遷戶們繼續在繁華地帶生活。還有9萬元差額,山田準備為兒子再租個公寓。 居民們都還要搬回來,政府沒有辦法得到寸土,除非有人愿意賣給它。山田正和設計師商談,只要周邊的基礎設施工程結束,新房子就可以開建。房子位于原址的30米外,和以前一樣占地大約140平米,造價大約4000萬日元,由政府掏錢(除非你想建成皇宮)。新居大約一年半之后可落成,到時候,政府還得再次報銷搬家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打開網易新聞,閱讀體驗更佳熱門跟貼發貼 有態度網友001V[網易湖北省武漢市手機網友]1249 頂摟一摟大數據,自那個思想被發明出來,一百多年,所到之處發生過什么,那些地方的人們都經歷了什么,把這些數據輸入到電腦里,用不著銀河那樣的超級計算機,用個幾塊錢的計算器也能得出結論吧。 封駁[網易遼寧省沈陽市手機網友]858 頂通過拆遷……就能看出來中日之間的巨大差距!日本的發達、富裕程度至少領先中國半個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