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疫情期間,有條件的被征收人可選擇在線訴訟时间:2020-02-21 【原创】 阅读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不僅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也給我們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同樣也給許多在維權之路上的被征收人帶來了麻煩,不能去現場立案、不能坐在法庭上開庭....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維權之路就會就此癱瘓。面對嚴峻的疫情,各地的法院為依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確保疫情防控、審判執行兩不誤紛紛推動了線上訴訟活動。 據了解,全國已建成38068個科技法庭,都能支持遠程視頻庭審。3516個法院已全部對接中國移動微法院,有效支持在線訴訟各項活動。疫情暴發至今,各地法院相繼開展了“云審判”。 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也發出了《關于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對全國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活動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規定。 《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依托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臺,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確保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在《通知》中還強調,各級人民法院推進在線訴訟應當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訴訟權益,尊重當事人對案件辦理模式的選擇權。 一、網上開庭操作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期間,被征收人可以選擇線上立案、線上開庭、線上證據交換....此時可能就會有被征收人疑問了,都說網上開庭,可是網上如何開庭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網上開庭是如何操作的 目前的網絡庭審是依托云端系統開展的,一般包括三種方式,電腦客戶端、手機app,和微信小程序。不過每個地方跟每個地方的使用軟件是不一樣的。但在開庭之前,當地法院的法官會把軟件下載和操作方式告知當事人的。 在案件排期之后,當事人的手機上會收到一條通知開庭的短信,短信中包含客戶端下載地址和一個會議號(即庭審號),當事人需要提前下載客戶端,然后通過庭審碼進入庭審。 在這里提醒大家,在進入在線庭審平臺前,請確保您的網絡及設備符合網上開庭的技術要求。 微信小程序使用方式 首先在微信搜索“云庭”小程序,并通過預留的手機號登陸。 需要閱讀法庭紀律及庭前告知等內容后正式進入程序 庭審時,當事人可以上傳證據、查看筆錄,在庭審結束前需要當事人確認筆錄。 二、當事人可以拒絕網絡庭審嗎? 答案是可以的。在最高法發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各級人民法院要積極推廣和有序規范在線庭審,綜合考慮技術條件、案件情況和當事人意愿等因素,確定是否采取在線庭審方式。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均可以采取在線方式開庭,但案件存在雙方當事人不同意在線庭審、不具備在線庭審技術條件、需現場查明身份、核對原件、查驗實物等情形的,不適用在線庭審。 對當事人不同意案件在線辦理,依法申請延期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不得強制適用在線訴訟。案件符合訴訟法律關于中止審理有關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訴訟。 刑事案件可以采取遠程視頻方式訊問被告人、宣告判決、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等。對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簡單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可以探索采取遠程視頻方式開庭。 三、開庭中出現網絡故障、設備故障怎么辦? 針對這種情況,在《通知》中指出, 當事人明確同意在線庭審,但不按時參加或者庭審中擅自退出的,除經查明確屬網絡故障、設備損壞、電力中斷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外,可以認定為“拒不到庭”和“中途退庭”,分別按照訴訟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處理。 也就是說,在網絡庭審中,確實是出現了設備故障、網絡故障,那么可裁定訴訟中止,但如果是人為導致設備故障,惡意切斷網絡,或是以其他非正當理由不參加庭審的,那么法院即可認定為“拒不到庭”和“中途退庭”。 對此凱諾律師建議大家,如果在疫情期間確需要在網上開庭的,一定要保障手機或是其他軟件是良好的,避免給自己造成不良的后果。 四、確實網上立不了案怎么辦?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線提交立案材料確有困難的,可以選擇就近一家法院提交立案材料。相關人民法院應當按照跨域立案的工作機制和程序,及時辦理立案手續。 也就是說,被征收人確實不會在網上進行立案,那么可以選擇離自己最近的一家法院提交立案材料也可以以郵寄的方式進行立案。如若去法院現場立案切記要防護好自己,不給自己添亂,也不給別人添亂。 當下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因此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開庭即可以讓律師當事人足不出戶的就可以開庭,節省時間成本之外,也保護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