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拆遷律師:注意,這三種征地行為是違法的,你有權拒絕交出土地!时间:2020-03-03 阅读 隨著土地征收項目的越來越多,征地拆遷中的違法行為也隨之多了起來,而且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見到。前不久,有個當事人就咨詢凱諾律師說,征收方在沒有獲得征地批文,沒出示相關征地文件,沒有張貼拆遷征收公告等相關文件的情況下,就將自己的土地給強行占有了。對于當事人所說的這種情況,凱諾律師此前就代理過多起這樣的案件。 基本案情 何先生是浙江省某市某村村民,在2018年的時候,何先生所在村土地因工程建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之后道路修至何先生的耕地,且在未經何先生同意的情況下強行施工,給何先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何先生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多方打聽之下委托了專門做征地拆遷且辦案經驗豐富的凱諾律師。 凱諾律師第一時間介入到了案件當中,隨后便去當地進行了調查走訪,在獲得一定的材料之后,隨即向相關部門申請了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公開《縣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建設項目》的征地相關信息。從相關部門的答復獲悉,該建設項目僅涉及到征收公路用地與村莊,并不涉及何先生與其他村民的耕地。 隨后,凱諾律師向相關部門提交了《請求查處違法占地行為申請書》。在幾經波折之后,最終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維權方式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土地的批租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時根據征用土地的性質和需求面積的不同逐級上報審批。然而,有個別地方默許縱容違法違規用地,擅自設立和擴大開發區,隨意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違規侵占基本農田。 在此前的報道中得知,地方相關部門和涉及政府為違法主體的非法批地案占80%,而80%的違法用地主體是地方政府。 違法用地的主體是政府,違法占用老百姓耕地,對老百姓來講那就勢必要走上“民告官”這條道路了。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也就是說,如果在征地過程中,發現征收方不依法征收、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相關部門違法占地的表現形式有哪幾種呢? 表現一: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按照國務院規定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從上述法條中我們可以得知,審批手續是認定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合法性的重要依據,集體土地上所謂的審批手續即是俗稱的“征地批文”,但按照法定程序,行政機關如果想得到征地批文是需要經過一系列程序,部分行政機關為達到快速占用土地的目的,則往往未經相關部門批準直接占用集體土地,此時便涉及到違法占地,因此,老百姓在判斷行政機關是否涉及違法占地時,對“征地批文”進行審查就十分關鍵。 表現二:超越審批數量占用土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第七十八條規定,“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還規定了國務院及省政府關于征地批準的權限,部分行政機關為達到少批多占的目的,往往會先向有權機關報批一部分土地,待相關行政機關批準后超越批準范圍多占土地,此時老百姓若不仔細審查其征地批文的具體內容及申報材料等手續,即很有可能被非法占地的行政機關所蒙蔽。 表現三:不按照批準用地 在征地過程當中,實際需要的土地與當初審批的土地范圍不同,此時相關部門為達到快速征地的目的往往會直接征收批準范圍外的土地,未進行重新報批,如果老百姓對此有疑問,或察覺自己的土地可能不在征收范圍內而被征收,那么建議通過信息公開方式查詢“征地紅線圖”等材料確定征地范圍,或是通過咨詢專業拆遷律師以助于自身了解情況及維權。 最后凱諾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如果遭遇非法征地,首先要保存好相關材料證據,拿著材料及時的咨詢專業拆遷律師,通過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