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諾拆遷律師: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時,一畝地該補償多少才合適?时间:2020-03-25 阅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第二十二條的明確規定:國家建設征用土地,建設單位應支付土地補償費、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如下: 1、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 新《土地管理法》實施后,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區片綜合地價來確定,至少每三年調整一次,不再按照土地年產值的一定倍數來補償。以區片綜合地價作為補償的依據,被征收人獲得的補償,肯定要比按照土地年產值的倍數要高。 2、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 1)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計算;能收獲的不予補償。并且,可移植的,由建設單位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由用地單位給予合理補償或作價收購; 2)房屋拆遷補償,按房屋結構、面積、新舊程度,給予合理補償; 違章建筑物和開始征地后突擊搶栽搶建的一律不予補償; 3)農田水利工程及機電排灌設施、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和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 按照實際情況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3、安置補助費的增加 若按照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保障被安置農民的原有生活水平,則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增加安置補助費。 4、補償費不得挪用或占用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支付的各項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除應當屬于個人的附屬物和青苗補償費付給本人外,其他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與有關鄉(鎮)村商定處理,用于組織被征地單位發展生 產、安排多余勞動力就業和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占用。 其次、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這樣補償! 新《土地管理法》規定:對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進行補償。而補償方式總共有以下三種: (1)宅基地遷建安置。征收方需要為被征收人安排宅基地用于重建房屋,另外補償房屋的重建成本價。 (2)貨幣補償。被征收人如果選擇貨幣補償,一般是宅基地地價+房屋重置成新價+裝修裝飾補償+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 (3)房屋置換。被征收人若選擇此種補償方式,則征收方應按照合法房屋的實際面積與安置房面積至少1:1的比例進行置換。有些地方制定的補償標準會高于1:1,只要是有利于被征收人的都是被允許的,但如果置換比例低于1:1,則補償不合理,是屬于違法的。 我們講解完畢上述關于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拆遷的補償事項后,再來講講被拆遷人在未獲得拆遷補償便先被逼搬遷的情形是否合法? 根據我國最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其中明確規定了農村村民住宅拆遷應當遵循“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如果有的征收方沒有補償安置就強制拆遷、讓大家搬走,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被拆遷人有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免受侵害。最后,凱諾拆遷律師建議您,維權需趁早,以便您能夠及時的止損,并且還避免被強拆后獲得低補償的情形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