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諾律師:面對征地拆遷中的違法行為,被拆遷人應該怎么做?时间:2020-04-13 阅读 實踐中,征收方沒有拿到審批文件就征收的情況屢見鮮不,這種未批先占、未批先建的行為違反了我國《土地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所以,當被征收農民遇到這種違法征地、占的情形時可拒絕征收行為,及時的啟動法律程序。 不過實踐中除了兩種征地情形之外,近日又有當事人向凱諾律師說,今年2月份,當地租了他們1200畝地說是要修高速公路,租期是四年,但到現在也沒有簽協議,相關補償款也沒有到賬,他們這種行為合法嗎?我該怎么舉報? 當事人所說的其實就是“以租代征”。有些地方相關部門為了加快當地的經濟建設,以政府的名義租賃集體土地用于修建公園或是公路等。雖然是政府行為,但這種“以租代征”的行為,在用地程序上是違法的。而且還有個別的有關部門,在租用老百姓土地后,又轉租給開發商或是個人,這同樣也是違法的。 《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曾提到: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納入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必須符合規劃并嚴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設用地范圍內。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批準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設的,屬非法批地行為;單位和個人擅自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設的,屬非法占地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因此如果被征收人遇到以租代征的情形,可依法提起訴訟等相關救濟權利。當下,以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成了廣大被征收人的不二之選。當然了,被征收人也可以選擇除訴訟之外的以下幾種救濟方式: 一、向有權機關舉報 依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被征收人遇到違法征收土地的,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報案。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7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舉報的方式有很多種,當事人可以寫舉報信,也可以打舉報電話,或是通過網絡進行舉報。 一般情況下,只要被征收人遇到我們前面所說的“以租代征”、“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違法情形或是遇到“斷水”、“斷電”、“騷擾”等違法行為進行逼遷的就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進行舉報,另外如果發現有公職人員存在違規違紀,則可以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 二、撥打12345(市政府電話) 12345,即“非緊急救助服務系統”,用來幫助訴求人解決生活、生產中所遇困難和問題,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傾聽民意的平臺。 因此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如果被征收人遇到有社會閑散人員參與到拆遷中,或是發現征收方存在重大的違法行為,那么被征收人可以撥打此電話向市政府反映情況。但一般情況下,這種電話會打到當地的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會將接到的問題轉至相關部門,然后給予當事人回音反饋。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被征收人撥打12345反映情況時,敘述一定要精煉扼要,要把事件地點要詳細的說明。 三、報警求助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警察有保護公民人身財產的義務。所以在征地拆遷中如果遇到違法強拆或是侵害被征收人人身安全時,可及時的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報警時,要對通話進行錄音。一旦遇到不出警或是受理后冷淡處理,或是當地市、縣公安局不予處理的,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越級撥打報警電話。如果,相關部門清楚報警人遭遇強拆問題而以各種理由拒絕出警時,可通過法律途徑提起行政復議或是行政訴訟,而這時電話的錄音及報警電話記錄就是對咱們有利的證據。 不過,被征收人要注意的是,報警電話受理的警情主要是刑事案件,治安事件以及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或是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自然災害等事件,因此,報警時被征收人要明確被強拆房屋的價值。 除了以上幾種之外,被征收人還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被征收人可以一五一十的向相關媒體反映自己遭遇到的情況,讓違法行為曝光在社會下,這樣一來就會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同樣也會給相關部門或是違法人員造成一定的輿論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制止違法行為。 以上就是幾種應對征地拆遷中違法行為的幾種手段。但對被征收人有利的救濟途徑仍然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為以上的一些方法雖可以處理一些問題,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尤其是拆遷的問題。所以大家在遇到拆遷問題時建議采取法律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