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基地置換怎么破解?全國人大代表沈彪這樣建議!“農民的根離不開土地,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就是要在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農業承包地‘三塊地’上有所作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嘉定新城(馬陸鎮)北管村黨總支書記沈彪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作為上海全市唯一一名來自農村的基層代表,沈彪指出,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約為60%,這意味著農村占了一小半,即使我國的城市化率達到發達國家75%-80%的水平,中國農村依舊是一片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有關于“三塊地”改革,沈彪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可以通過完善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建立低效閑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強制退出機制、加強農業承包地資格權管理等三個方面完善。 目前,上海市嘉定區主要通過實施農民集中上樓、村莊平移歸并兩種方式來推進宅基地置換。北管村去年啟動“百姓宜居家園——農民房屋集中翻建”項目,現已完成一戶一檔、房型選定和村民意見征詢等工作,但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難題。 如:《上海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是按照本地區“農業戶籍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定宅基地資格權,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農戶家庭成員沒有農業戶口導致沒有建房資格,只能原地維修,制約了全村的整體推進。 對此,沈彪認為,北管村遇到的問題,在全區、全市甚至全國都可能遇到。針對這個問題,他提出3條建議:1、對部分條款作適當微調,完善住房建設管理辦法。2、研究農民翻建住房稅費減免或補貼,減輕農民住房翻建成本。3、逐步建立農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鼓勵在城鎮已有商品住房的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退出宅基地使用權,節約農村土地。 沈彪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攻堅戰”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這為本次兩會增添了特別重要的意義。兩會的召開既彰顯了我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取得的勝利,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具有克服如此嚴重危機并推動經濟快速復蘇的強大能力。 “這次突發的疫情不可避免地打亂了我們既定的很多工作,比如說老百姓房子翻建、招商引資等等,但我相信這只是暫時的。就在上個月,北管村已經正式列入2020年上海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計劃,這是對我們近年來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北管未來發展的一種信任和期待。我們會抓緊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盡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沈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