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村并居,村莊集體搬遷進社區對村民有哪些好處?是如何補償的?时间:2020-06-09 阅读 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部門提出,將編制全省村莊布局專項規劃,制定全省合村并居規劃指導,穩妥推進合村并居。此政策一出,引發社會關注。 合村并居牽涉到農民的基本生活,而且還涉及到地方政府與農民利益分配、農村集體與農戶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復雜問題。 但可以肯定的是,合村并居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老百姓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同時也是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很多地方之所以推動合村并居,原因就是農民上樓后,那些閑置宅基地可以復墾為耕地,按照耕地占補平衡的要求,可以換取城市建設用地指標。 什么是合村并居呢? 所謂的合村并居,就是合村并鎮,就是拆掉農民住房,合并原有村莊,建立新型農村社區,讓一些分散的農民集中到一個交通便利或一個大一點的村莊生活。 合村并居有哪些好處呢? 生活質量會有所提高 長期以來,農村院落因為過于分散,集中供水,供暖一直是一個大難題,但是合村并居,農民住進社區之后,這些都會得以解決。 閑置宅基地復墾 合村并居后,農村大量的閑置宅基地拆除復墾,土地面積增加。 增加農民收入 可以通過合村并居,重新對農村土地進行規劃。將一部分土地轉變為工業用地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入駐,這樣一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還可增加農民收入。 合村并居會出現哪些問題? 合村并居補償標準和賠償費用過低。雖然各地方還沒有出臺具體的補償措施和標分辨率,但是根據以往的試點工程和相關經驗來看,合村并居的拆遷補償標費用和標準根本無法使老百姓滿意。許多地方還存在拆除舊房子之后無法獲得新房子的情況。 安置房存在質量問題。我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一些地方新建的安置房,在還沒有完工的時候就出現墻坡脫落、墻有裂痕等問題。有的雖然是建成了,但是安置房并沒有經過驗收,安置房整體質量堪憂。 生活成本提高。村民搬進社區之后,雖然在一定程上是改善了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但是生活成本也會隨之而高。住進社區之后,耕地離家較遠,此時可能就存在地無法耕種的情況,且水果、蔬菜等可能都得到菜市場去買,另外,水、電費也會比住在農村時高一些。這對于本無固定工作、收入來源的農民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兒。 面臨無法種地、養殖的局面。雖然合村并居是好事,但是住宅離耕地越來越遠了,如何耕地呢?另外,農具要放哪?家里的牛、羊、雞等要圈在哪? 合村并居如何補償?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合村并居并非征收,這跟棚戶區改造項目完全不同。棚戶區改造后土地是國家的,農民轉為城鎮居民,且從此不在擁有土地的紅利,而合村并居,改變的只是村民的居住方式,土地仍然是村民的,土地承包權也不會因此而改變。 所以,合村并居的安置補償,主要是指農民宅基地的安置補償。一般補償方式包括宅基地遷建安置、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 安排宅基地建房:這種補償方式就是需要為被征收人安排宅基地用于建房。 產權置換:對于農村一戶一宅的合法宅基地,通常會采取產權調換的方式,按原來所有的宅基地面積,按照一定的比例,適當增加農民新居的建筑面積。一般情況下是按1:1比例進行。 貨幣補償:對于農民合法擁有的,超出一戶一宅以外的宅基地,通常是采取貨幣補償方式。其補償一般是根據房屋的使用年限和質量。非農業人口通過繼承取得的農村房屋,一般也會按照貨幣補償的方式進行補償。 對此,凱諾律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是拆遷,還是合村并居,都必須要給予村民合理公平的補償,保障被村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被降低,只有切實的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那么相關的實施工作才會順利進行。 如果補償給的不合理,建議當事人一定要及時的咨詢律師,讓律師通過法律途徑來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后要說的是,合村并居必須尊重農民意愿并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集中上樓。且合村并居需因地制宜,千萬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要綜合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農民的生活方式。并且要實地考察,切不可紙上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