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施工大半年,征地還在走程序?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負責人回應群眾關切 6月15日,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劉聰、省林業局局長沈建輝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現場,13個設區市自然資源局和林業局的相關負責同志也同步在線,就群眾關心的城市違建整治、退漁還濕補償等問題回應訴求、答疑解惑。 “未批先建”屬于違法用地 道路施工大半年,征地報批程序還在啟動階段,這符合相關規定嗎?直播中,一些村民表達了自己的困惑。 原來,從去年春天開始,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陸續征收了不少村民的土地,用于道路建設。然而,征地方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所承諾的每畝3萬元的青苗補償費并未兌現到位,其他補助和安置方案也并未提及。采訪中,不少村民都盼望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南京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局長葉斌解釋說,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道路建設用地起碼要走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地預審階段,目前來看這個項目已經通過預審;第二個階段是征地報批階段,征地前的公告、征地的占補平衡以及相關的補償方案,都要跟老百姓見面;第三個階段是征地方案批準后的實施階段。” 葉斌表示,從群眾反映的情況來看,這條道路并沒有取得合法的用地手續就開工建設,是一個違法用地項目。這種情況必須在依法對人對事查處到位的基礎上,才能完善相關手續。 “從這個視頻反映的內容來看,確確實實是一個違法建設,這種情況在全省范圍內還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具有一定代表性。”劉聰說,在視頻里我們還看到了被征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問題,希望南京市按照土地管理法和省政府頒布的標準落實到位。 城市違建“毒瘤”必須嚴查 違法建筑是城市發展的“毒瘤”,嚴重破壞了城市規劃和發展空間,也危害了社會公平正義。直播中,有幾位網友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城市違建的不滿。 網友許先生反映揚州市邗江區荷葉東路8號的揚州舊機動車交易市場違法占地問題。該市場違建達35000平方米,其中包括5家汽車4S店12000平方米,另有23000平方米是二手車經營用房和汽車修理廠用地。 許先生表示,早在2013年,揚州市國土局邗江區分局就書面認定這個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屬于非法占地并進行立案查處。7年過去了,如此大面積的非法占地,現在情況怎么樣呢?當地自然資源部門有沒有依法履職呢? 省自然資源廳執法監督局副局長李強在聽了許先生反映的情況后認為,可以初步判定揚州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屬于通過以租代征的方式進行非法建設,目的是規避法定的土地征收程序,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土地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7年來,原來的違法用地狀態不但沒有消除,而且又發生了新的占地建設行為,這個性質是非常惡劣的,也反映出自然資源執法監管工作不到位。 記者在采訪中得到當地回應稱,此處交易市場規模太大不好管。李強堅定地表示,規模大絕不是推卸履職責任的借口,而應作為檢查和執法的重點。“在直播結束之后,我們將對這個事情進行跟蹤督辦,如果是由于我們自然資源部門怠于履職、疏于監管,必將進行追究。同時,我們還要聯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把違法狀態消除掉。” 近幾年來,鎮江市投入了大量資金打造古運河風光帶。然而有網友反映,在鎮江古運河丁卯橋段,有幾家飯店居然是沒有任何手續的違章建筑。 記者在實地采訪中,發現鎮江市自然資源局規劃建設處的工作人員對于這些建筑是否違章違規有些含含糊糊。對此,鎮江市自然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躍生回應說,目前已責成市文旅集團對飯店停業整頓,爭取今年年底之前把事情處理完畢。 “應該說鎮江市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來修復整治古運河,但從這個例子來看,工作中還存在著規劃先行不夠、規劃管控不及時等一些問題,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要從這個案例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做好規劃的實施監督。”劉聰表示,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們還要進一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完善規劃許可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提高自然資源服務保障的水平。 “禁野令”下,養殖戶利益如何保障 一位經營特種養殖的網友反映,他養殖藍孔雀已經有10年時間,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將禁止交易的陸生野生動物范圍擴大到人工養殖。以往能送到餐館的孔雀蛋也沒了銷路,圈養的孔雀也不能食用,導致損失嚴重。 該網友咨詢,以后還能不能人工養殖藍孔雀等野生動物,如果不能養,像他們這種特種養殖戶是否會有相應補償,還有哪些野生動物是能夠進行人工養殖并經營的? 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盧克成在直播中明確表示,藍孔雀屬于禁養范圍。根據國家林草局的《妥善處置在養野生動物技術指南》,藍孔雀作為外來物種不能放生,只能用于野生動物園展覽、展示,或者是制作科普類的標本。 盧克成說,如果像該網友這樣的特種養殖戶有需要的話,省林業局可以聯系有需求的野生動物園。如果養殖戶需要轉型發展,省林業局可會同有關部門提供幫助,加強技術指導,減少其損失。目前,江蘇省正在制定在養野生動物的處置方案和補償辦法。 一位宿遷市泗洪縣太平鎮的居民詢問,自家七八年前在成子湖湖畔種植了上千株楊樹,今年4月,太平鎮政府搞退漁還濕項目,需要清除成子湖沿湖所有設施,自己種植的這些樹木有沒有相應補償? “就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省政府在此前出臺過一個暫行辦法,當地縣政府參照省政府的規定作出相應的補償還是比較合理的。”省林業局局長沈建輝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