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詳解!征地拆遷安置補償與“戶口”是否有關?时间:2020-06-19 阅读 征地拆遷包括農村土地征收、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以及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這三大類,下面拆遷律師將根據這三種不同的類型來進行詳細的分析,究竟與“戶口”是否有關! 首先,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與戶口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經過上述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土地補償費是歸村集體所有,即全體村民所有,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分配方案,常見分配方案一般如下三種: (一)將土地補償費在全體村民中平均分配; (二)村集體提留一部分,其余分配給被征地個人; (三)全部分配給被征地個人。 由此我們可知“是否屬于本村村民”,決定了是否可以參與征地補償費的分配,而認定一個人是否具有村民資格,戶口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安置補助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的農業人口的安置,因此,是否屬于被征收土地上的農業人口,也就直接決定了能否享受相應的安置政策。 綜上,農村土地征收與戶口有緊密的聯系。 其次,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與戶口的關系 農村房屋拆遷根據安置方式的不同,補償方式也不一樣,與戶口的關系也不一樣。 (一)安排宅基地重建房屋。這種安置方式,一般按照房屋的重置成新價來補償,也就是說賠償你的錢可以讓你重新建造一個類似的房屋。 (二)產權置換,即安置房安置。置換原則一般是按照房屋的面積置換相應的安置房面積,這種安置方式,置換比例最低應當1:1,所以,能夠換到等面積或者更大面積的房屋才算置換合理。 (三)貨幣補償,也就是說,政府不給你安排宅基地重修,也不給你安置房,直接賠給你錢,讓你自己買房,這種要按照周邊最近的商品房價格給予補償。 農村房屋拆遷與戶口有關系的主要在(一)、(二)兩種方式,宅基地重建安置方式,戶口多,能夠安排的宅基地面積就大。安置房安置方式,戶口多,對應低價或平價購買安置房的面積也大一些。 最后,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與戶口的關系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簡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可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對象是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即房屋產權證上登記的所有權人。如果不是所有權人,即便在房屋中居住或戶口在房屋坐落的地址上,也不能獲得安置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我們可以從第十九條的規定中看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的是被征收房屋的價值。通俗易懂地講:在拆遷時,你這個房子值多少錢,就會補償你多少,而不是說你這個房子里住了多少個人,按照每個人頭數多少來將錢補償給你。 所以,城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與戶口是沒有實質關系的。 因征地拆遷此類案件錯綜復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所以,拆遷律師最后建議您若遇到征地拆遷難題可及時求助于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