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名村干部騙取征拆款被“一鍋端”益陽市G234公路橫穿赫山區會龍山街道申家灘村,打通了這個偏僻村莊到市區的通道。2017年,該項目啟動征地拆遷工作,申家灘村委負責協助該項工作的開展。然而,7名村干部卻在工作中跑了偏,因騙取征拆款200多萬元被“一鍋端”。 “該案的發生,暴露出監管的漏洞和人性的貪婪。”近日,益陽市赫山區紀委監委披露了案情細節。 “隨便報數據,也不會被發現” 征地拆遷工作啟動后,申家灘村委委員李菊芳和臨聘人員譚雪春參加了幾次實物清量工作,就發現一個漏洞:每次到現場對苗木、墳墓進行清點時,區征拆辦工作人員并不參與清點,只登記數據,且對登記計算表的審核完善也不及時。 他倆將這一發現向時任村黨總支書記李建安提過幾次,還開玩笑說,“即使隨便報數據,也不會被發現。” 之后的一次村務會議上,李建安提議:“村里經濟困難,趁現在搞拆遷,我們從項目里搞點資金出來作村里的建設經費吧?”該提議得到其他人附和。 于是,他們分別偽造了3份資料,都是在真實的青苗補償調查登記計算表中,混入一些虛假的青苗數。果然,資料上報后,征拆工作人員未經核實便簽字認可。 征拆補償數據須經過公示,為避免被村民發現,他們在公示名單上用虛假的身份和配套資料蒙混過關。最終,210余萬元青苗補償款打到李建安個人賬戶上,由出納負責保管,擬用于村務開支。 這筆款項還沒下來前,李菊芳又提議:“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我們從遷墳款中搞點錢出來給每人發點補助?”其他村干部紛紛贊同。于是,李菊芳借一些關系好的村民戶頭虛構了90座假墳,共獲得補償款7萬余元,7名村干部各分得1萬元。 因游戲欠債暗中騙補償 譚雪春長期沉迷中國福利彩票的連環奪寶游戲,但手氣很差。“2013年至今玩彩票輸掉近40萬元。”譚雪春交代自己因此欠下不少外債,靠拆東墻補西墻甚至貸款度日,于是暗中打起了征拆款的主意。 他找到同村的親戚李某某,謊稱村集體想虛套一些補償金,借其戶口本用一下。之后便以李某某為戶主虛造了一份青苗補償調查登記計算表,和真實的混在一起上報,獲得近14萬元青苗補償款。 譚雪春騙補的事瞞過了村民,卻沒法瞞過村干部,陸續有人旁敲側擊那筆款的真實情況。為了堵他們的嘴,譚雪春拿出2.4萬元,按4000元/人分給6名村干部。除李建安沒有收受外,其余5名村干部均一一笑納。 案發后,村民李某某證實:“補償公示出來后,村民見我名下有十幾萬元的補償款,都說我發財了。我去問譚雪春,這才知道他拿我的戶口本去冒領補償款了。我家的確種了一些花木,但距離G234項目紅線還有500多米,沒有一棵苗木納入了征補范圍。” “整改”報賬資料留把柄 去年4月,赫山區紀委監委收到上級交辦的關于申家灘村村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后,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啟動調查。 得知調查組在向村干部了解情況,李建安偷偷安排財務人員把村賬拿回來進行“自查自糾”,交代他們“要想辦法掩蓋虛報補償款的事情”。 雖然調查組拿到的報賬資料是被“整改”過的,但還是找出了破綻。原來,村干部當時共偽造了3份資料,卻只“整改”了其中2份。另外一份當時上報時只填寫了領款單,原想先領款,之后再找時間補上相關附件,不料補償款到位后,大家把這事給忘了,因此留下了把柄。 案情終于浮出水面:7名村干部虛構45個人名、借用11名親朋身份騙取青苗補償款2135185元,虛構90座遷墳騙取遷墳款77800元;譚雪春單獨騙取青苗補償款139810元。7人分別受到開除黨籍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中1名村委委員被責令辭去職務;譚雪春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全案所涉違紀違法款項已上繳。 案件發生后,赫山區委在全區啟動征地拆遷專項巡察,規范資金撥付與審批程序,堵塞資金發放漏洞。區紀委監委用該案開展警示教育,對參與項目建設的鄉鎮街道及村(社區)干部進行警示,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