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斷征收方的征收行為是否合法,建議可從這3大點來看时间:2020-08-10 【原创】 阅读 國家為了修建鐵路,擴展道路以及為農民建設新社區等其它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了不少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子。原本遇上拆遷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因為既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也可以讓被征收人的生活質量、居住環境有一個提升,但近年來的“拆遷”讓一部分人非常的不愿意。 拆遷是好事兒,可為什么有部分老百姓不愿意搬遷呢?根據凱諾律師以往辦案的經驗來看,大概可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征地拆遷補償太少,搬遷后生活沒有保障 常有當事人說,家里的土地被征收人,但征地補償卻非常的少,一畝地才給了一萬塊錢,地上附著物什么的都沒有算,本來一家老小的生活來源全靠耕種,現在耕地一征收,我們沒有了土地,生活就完全沒有了保障,日子本就過得非常的清貧,如果沒有合理的補償,那么征收后的日子要該怎么過呀 原因二、擔心越拆越窮 現在的大多數農村村民都靠著一雙勤快的手,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建起了不錯的住宅,雖談不好富裕,但是至少一家老小的生活都有保障。然而實踐中,有的拆遷方卻打著各種名義,將他們的房子認定成危房,或是打著脫貧的名義搞拆遷。有的村民還反映說,拆遷安置房還要自己再掏一部分錢購買,雖然是一小部分,但對他們這種家庭條件的人來說,卻是不少的數目。 原因三、舍不得居住已久的房子 在一個地方住久了難免會依依不舍,尤其是對年邁的老人來說,在一個地方生活了一輩子,突然讓他們搬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自然是接受不了的。有位當事人就曾對凱諾律師說,他當時在外地,當他聽見自己家的房子被推倒的時候,心里是無比的酸痛,居住了二、三十年的房子,竟然在幾分鐘內就變成了一堆廢墟。 在征地拆遷實施過程中,怨聲是非常的多的。但需要明確的是,無論是以什么名義開始的拆遷,都需要依法依規的進行。占用農民耕地的,要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第四十四條規定,辦理農轉用地審批手續,將集體土地轉化為建設用地,需要將永久基本農田或是其他土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要經過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省、市縣級人民政府的批準。 建設活動還要符合各種規劃和計劃,并依法給予被征收村民合理公平的補償,要保障被征收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被征收人的是,如果拆遷項目是因公共利益,那么就具有強制性,被征收人即使不同意也是無法阻止征收進行的,但是對于征收過程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被征收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那么被征收人該如何判斷征收方的違法行為呢? 首先,看征收項目是否是基于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情形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中明確列出來了,之前文章中也都有提到,這里就不在重復說明了,大家若不知道,可查看之前發布的文章或是可通過百度查詢一下,若發現征收項目不符合第四十五條規定中的情形,那么多半是不合法的,此時,被征收人可拒絕拆遷,也可拒絕簽訂補償協議。 其次,看征收項目是否符合各項規劃和計劃。一般來說征收拆遷項目應當要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建設活動;還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另外,征收拆遷過程中還要對被征收房屋和土地現狀進行入戶調查和社會風險評估,并且要出具社會風險評估報告,還要有專戶存儲證明。這些法定征收程序在《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大家可通過網絡或是翻看之前發布的文章進行了解。 最后,看征地拆遷補償是否合理。若征地拆遷程序或是征收項目是按照以上規定實施的,那么就要判斷補償是否合理,若是補償不合理,那么征收也是違法的。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于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雖然在土地管理法中沒有給出具體的標準,但若是補償低于其原有的生活水平,比如農村房屋拆遷一平米給了幾百塊錢,一畝地只給土地的補償,不給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補償,那么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若給的補償低于周邊的房價,那么也是不合理的。 在征地拆遷中,若發現征收方有不符合以上的法律規定行為,可先冷靜下來,嘗試與對方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那么被征收人要及時的咨詢專業拆遷律師,讓律師幫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