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絕搬遷被降職,80歲老人怕房屋被違法拆除守樓門!福利房拆遷應不應該給住戶補償?时间:2020-08-28 阅读 據相關媒體道,2016年,中鐵建貼出公告,提出為改善職工居住環境,要將24號樓拆遷并建設成經濟適用房。2018年5月28日,中鐵建拆遷辦在每家門前貼上《關于騰退24號樓的通知》,通知中說,將對未騰退住戶采取強行措施,并實施整拆遷。住戶本以為會有人上門找自己談補償,但最終是沒有等到。 隨后,從2018開始至今,24號樓的住戶屢屢遭到撬門、強拆、封門、撕雨氈等逼遷行為,不少人還被單位降薪、調崗。 2019年12月19日,24號樓東邊的樓房被拆除。24號樓剩余的住戶站在樓門前,看著吊車的鏟子伸向五層樓頂,齊齊地砍下來,三分之一的樓房重重地倒塌到地面。 之后,24號樓的部分老人為了保住房子,每天早晨都套上袖章坐在樓下,生怕拆遷公司來強拆,年齡最大的已經有80歲。 2019年,中鐵建再次發通知,明確公示:“自行妥善安排后續租住生活事宜。”據中鐵建工作人員表示,2019年6月之后,其單位安排不搬遷員工學習住房政策,領導明確說過,不搬遷就降職,降職再不管用就強拆。“我們一份內部文件里提出,要貫徹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精神,就是說哪家公司的員工,就哪家公司自己解決騰退問題,把任務完成。” 據了解,老人們守護的24號樓,是55年前建成的福利房,歷經鐵道兵、鐵道部,最后轉至中鐵建,占地面積5200多平方米,共五層,擁有347間房,該樓原為原鐵道兵機關的集體宿舍。 1982年12月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頒發《關于鐵道兵并入鐵道部的決定》。1984年1月1日,鐵道兵部隊全體官兵脫下軍裝整建制并入鐵道部,組建為鐵道部工程指揮部。這支隊伍經30多年體制改革,變更為目前的中鐵建。24號樓也成了歷史的遺留問題,產權變更為中鐵建所有。 此事件中,除撬門、封門、撕雨氈、停水電、強拆等硬性行為,中鐵建也多次通過法律途徑收回24號樓。起訴書中表明:“24號樓產權為原告所有,現該樓要整體拆遷改造,被告應當騰退涉案房屋,其拒不騰退涉案房屋行為嚴重侵犯原告的合法權益。” 但最終,北京海淀區法院以“因單位內部建房,分房等引起的占房,騰房等房地產糾紛,均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駁回了起訴,中鐵建上訴后仍被判決維持一審判決。 現在房子拆遷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不過,實踐中被拆遷的房子大多數都是自己購買的,在拆遷補償分配上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但是有的房子卻是單位分的福利房。那么,福利房或是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在拆遷時,對于居住人、所有權人是如何補償的呢? 所有權房的補償 根據不同的情況,拆遷公司要依照相關規定向房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各種補償金。對于房屋所有權人給予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安置補助費,獎勵補償費等,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產權置換,一種是貨幣補償。 房屋價值的補償,是指對被征收的國有土地上建筑物價值進行的補償,按不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的市場價格,并請有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確定。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市場價格,地級市政府部門都會依據每年住宅房屋市場價格規律,制定出相應房屋市場價格表供 當地被拆遷的居民進行參考。 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用,具體數額各市一般都已確定具體數額及計算方式,詳見各地出具的標準。如果拆遷人提供周轉房,則無需支付臨時安置費。 補助費。補助包括困難補助和公攤補助,困難補助是針對貧困人員進行的補助,依據當地政府出具的標準確定;公攤補助針對所有被拆遷人的房屋公攤進行的額外補助,也會出具公攤補助標準。 獎勵費是指各拆遷人鼓勵被拆遷人及時拆遷而給付的額外補償。具體標準,每個地方都不一樣,但該費用不是強制性,是否給付仍看當地政策。 對于福利房拆遷的補償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福利房?所謂的福利房一般是優惠房或是房改房,是指職工單位將公房以工資性貨幣分配方式出售給職工,職工以標準價或成本價購買,從而對購買的房屋享有部分產權或全部產權的住房。如果沒有變更房屋的產權登記,單位的福利房所有權仍然是歸單位所有,職工個人只有居住和使用權,職工沒有所有權。 但對于職工福利房拆遷如何補償每個地方跟每個地方的補償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雖然與拆遷辦協商。 不過,針對此次事件,凱諾律師認為,“職工分到集體宿舍之后,如果沒有再分配新的房子,屬于福利分房,依然享受對集體宿舍的居住權,在遇上拆遷的時候也需要給他按照房改給予補償,如果不給予補償,住戶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最后,凱諾律師要提醒大家,無論是福利房還是公房或是一般性住宅拆遷,一旦遇到強拆,被征收人就需要做好取證的工作,將房子的外部結構以及內部結構和屋內物品都要一一的進行拍照、錄像,收集強有力的證據,為維權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