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拆遷中的不合法行為,你的維權方式選對了嗎?被征收人應該要怎么做?时间:2020-09-03 阅读 近日,有位山東的村民說,自己家去年因政府修路,被納入到了拆遷的范圍內,但是自己什么文件也沒有看到,甚至在拆遷公告也沒有的情況下,就已經有人找我談拆遷補償了,給的補償也非常的低,所以就補償方面的事情沒有與他們達成一致。在今年7月份的情況,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把房子給強拆了,我要怎么維權? 在房屋拆遷、土地征收過程中,征收方有時為了盡快完成拆遷工作,就會對被征收人采取斷水、斷電等行為進行逼遷,有的則是直截了當的全部強拆。那么面對這些違法拆遷,作為弱勢群體的老百姓應該要如何做呢?應該要以什么方式進行維權呢? 面對違法拆遷時的做法 1、首先要對強拆現場進行拍照、錄像。 一般在房屋拆遷過程中,被征收人在覺得補償不合理而拒絕簽訂補償協議的時候,通常都會遭到強拆,此時被征收人可以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拿出手機對強拆現場進行拍照,記住要盡量的把相關人員在現場的情形拍進去或是錄進去,這樣可直接確認強拆主體,然后提起行政訴訟后請求法院確認他們的強拆行為違法。 2、之后要及時的報警。 報警這一步其實是非常關鍵的,雖然在報警之后可能會遇到不出警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保存好報警記錄及雙方通話時的錄音,那么我們可就針對他們不出警的行為提起訴訟。 而且,在我們不知道是誰拆除房子的時候,報警也有可能會從公安機關相關人員的口中得知是誰強拆的我們的房子。 3、向有權機關舉報。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依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被征收人遇到違法征收土地的,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報案。 所以,只要被征收人在遇到違法拆遷的情況時,除了要做到以上兩點之外,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進行舉報,以此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面對違法拆遷應該以什么方式維權 在面對違法拆遷的時候,許多被征收人都會想方設法的維護自己的權益的,但是維權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收集有效的證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選對維權方法,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哪個方法才是有利于被征收人的: 1、協商解決 面對違法拆遷,被征收人都會第一時間去找征收方協商,想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雖然這不失為一種解決方式,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被征收人與征收方信息不對等、地位不平等,被征收人往往處于較為弱勢一方,被征收人的訴求也往往得不到關注或是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而征收方作為整個拆遷的主導方,對被征收人怎么補償、什么時候補償都由他來決定,有時被征收人還會因拒絕搬遷而被拆遷方冠以“釘子戶”的頭銜。所以,以這種方式解決掉問題的機率不是很大。 2、進行上訪 許多被征收人在與征收方協商無果之后,就會隨之選擇上訪。根據《信訪條例》中的有關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有就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提出上訪事項的權利 ;事實清楚、法律依據充分的投訴請求得到支持的權利,以及權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的權利等。 但是實踐過程中,又有幾個被征收人的問題能夠真正的通過上訪得到解決呢,對于這種耗時耗力的救濟途徑,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有時還會錯過維權的機會。 3、司法途徑 實踐中,其實還是有很多被征收人在補償不合理或是遇到違法拆遷的時候,會直接提起行政訴訟,雖然《行政訴訟法》也有不足之處,但是近年來,為了盡可能的保障、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它也在不斷的完善。而且,被征收人選擇司法途徑能使相關權利得到更加徹底堅實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