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宅基地拆遷,這五項補償一個都不能少时间:2021-04-09 【原创】 阅读 一般情況下,修建高速公路、高鐵、地鐵或是大型能源、水利等這些利國利民的項目,都需要征收老百姓的土地,這些土地中有的是集體土地,有的是國有土地。相對于國有土地來說,征收集體土地可能就比較的麻煩,不僅征收程序比較的繁瑣,補償款項方面也是讓好多人搞不清楚。今天呢,我們就來說一下征收集體土地時的那些事兒。 征收集體土地須辦理農轉用地審批手續 征收集體土地不是想征收就能征收的,需要辦理相關的審批手續!锻恋毓芾矸ā返谒氖臈l規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也就是說,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必須要依法向有關部門審批,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要獲得國務院的同意,占用其他土地的,需要由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進行批準。實踐中,常常有征收方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就先行占用土地,雖然是因公共利益,但這種行為也是不合法的,違反了《土地管理法》中的上述規定。因此,被征收人在遇到未批先占的情況時,可以先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讓他們查處違法征收的行為。 不過,實踐過程中,許多被征收人對征收程序是否合法根本不知道,有沒有辦理農轉用地審批手續也不關心,他們注重的仍然是關于補償的問題,因此,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征收集體土地時都需要給予被征收人哪些補償。 征收集體土地必須依法及時足額的給予村民以下六項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給被征收人土地的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遇到了征收,那么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事項不能少于上述中規定的,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房屋補償費、地上附著物、果樹及菜苗的補償費、社會保障費。 1、土地的補償費 一般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我們之前有說過,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因此,被征收人可以通過查詢當地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來確定這兩項的補償標準。例如,廣州市之前公布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中顯示,廣州市越秀區、荔灣和天河區的補償標準達到51萬元/畝,最低的也在9萬每畝。 2、地上附著物及青苗 土地管理法中規定,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助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制定。這一部分的補償費是直接發放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所有權人的,即發放到被征收人個人手中,不需要經過村委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每個城市的發展都不盡相同,所以就產生了這兩項補償標準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的情況。但無論怎樣,如果被征收人認為補償不合理,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必須是?顚S,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4、農村村民住宅 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如果涉及到村民住宅時,應當要遵循無征收、無補償,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1)被征收人宅基地遷建安置的,征收方需要為被征收人安排宅基地用于重建房屋,另外補償房屋的重建成本價。 。2)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一般是宅基地地價+房屋重置成新價+裝修裝飾補償+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 (3)被征收人選擇產權置換的,征收方應按照合法房屋的實際面積與安置房面積至少1:1的比例進行置換。當然了,這個1:1仍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確定。 5、社會保障費 土地管理法中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社會保障費也是必不可少的補償款項,實踐過程中,常有被征收人忽略掉這一項,有的征收方也會以各種理由不安排被征收人社會保障費,這其實是不合法的。所以呢,在征收過程中,如果征收方沒有給予這一項補償,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