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有了新標準,9項必改內容聚焦這件事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在適老化上多走一步,讓老人住得更舒心?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5月25日發布《關于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 推出適老化改造“菜單”9項必須改造的內容,都圍繞著通行無障礙設定,引入責任規劃師設計更貼心 “十三五”時期,公共區域無障礙設施和適老化改造,已被列為北京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項目,然而,具體改什么和怎么改,不少實施單位覺得心里沒譜。反映到實際中,一些居民就感覺,小區的適老化改造不夠貼心,比如無障礙坡道太陡不敢走。 “單元門出入口的無障礙改造,可不是簡單地加裝扶手和坡道。”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說,老舊小區的適老化改造,得把設計做得再細一些,充分考慮老年人通行場景。 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北京實施綜合整治的老舊小區需因地制宜逐個明確小區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內容,實行通行無障礙。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要加強設計管理,引入責任規劃師,在責任規劃師的指導下,因地制宜確定老舊小區公共區域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菜單。 改造“菜單”分為三類 為方便居民了解改造內容,解決不知如何改的問題 指導意見推出“菜單”模式,將改造分為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分別有9項、10項、10項,其中,基礎類是必須改造的內容,完善類和提升類是根據居民意愿選擇的內容。 以老年人最關心的通行無障礙來說,重點關注了單元門、坡道、電梯、扶手等公共區域建筑節點,住宅樓出入口無障礙改造、住宅樓單元門消除門檻高差、小區內主要道路至住宅樓單元門增設夜間照明系統、小區內人行道路無障礙改造、小區內導引指示標志系統適老化改造、小區內老年人專用活動場地平整地面等,都被納入必改的基礎項目。 以住宅樓出入口無障礙改造舉例,指導意見細化到類,當出入口高差較小時,改造成平坡出入口即可;當出入口高差較大時,需同時設置入口平臺、臺階、輪椅坡道與安全扶手。 同時,為沒有電梯的老樓安裝爬樓輔助設施或加裝電梯等,解決老人出行難,也被作為提升項納入菜單。老樓加裝電梯或安裝爬樓代步器,可享受市區財政補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