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科城市之光兩處別墅違建被“凍結”別墅違建一直是整治違建工作中的“硬骨頭”。6月15日,記者從廬陽區城管局獲悉,隨著違建治理強力推進,該區目前進入別墅違建整治的“深入區”,將別墅違建列入房管“黑名單”,致使違建當事人房產轉讓、抵押將不予執行,從而有效地從源頭遏制別墅區隱秘的違建。目前廬陽區已“凍結”萬科城市之光小區別墅違建2處。 據了解,萬科城市之光小區B區為聯排別墅群,一些業主自2017年底入住后,用鋼結構在原有房屋的二層、三層樓頂露天平臺上加建陽光房,用于擴大住宅空間,不僅破壞了原建筑外觀,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也造成相鄰住戶間通風和采光的矛盾,周邊居民反映強烈。 “萬科城市之光小區該2處別墅違建,我們2018年7月份就接到相關投訴,該2戶違建陽光房面積都將近60平方。”廬陽區城管局執法科負責人介紹,自接到投訴后執法人員和小區物業多次上門對于業主擅自搭建陽光房等予以制止,并要求恢復原樣,同時在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協助認定違建后,城管執法人員先后對其下發了《事先告知書》《聽證告知書》和《限期拆除決定書》。但違建當事人利用裝修期間打起了“時間差”,采取了“躲貓貓”的方式阻礙執法檢查,或者有時辯稱自己是在原有結構上進行搭建,屬于自己家里的“改造”,完全不配合行政執法工作,拆違阻力大。 自新一輪的“大拆違”工作啟動后,廬陽區將萬科城市之光小區的拆違工作列入重點。“違建當事人多以閉門不出打時間差方式來阻礙執法,同時由于建設位置的特殊性無法完成拆除工作。”該負責人介紹,對于該別墅區內的違建陽光房,廬陽區已對違建房屋信息進行標注,以此引導違建當事人進行自拆或者配合整改方式進行清拆。“該2戶違建信息已在住房部門完成標注,在違建拆除、恢復原樣之前,房屋將不能買賣、過戶,也不可能通過任何合法渠道抵押貸款。” “廬陽區除了一些老舊小區存在違建外,還存在像萬科城市之光小區這樣一些別墅、洋房違建,由于住宅開發商在房屋規劃中留有部分露臺、院子,并以此為賣點誘導購房者進行違建,導致一樓、平臺和樓頂加蓋違建的問題多發。而城管部門無權強行入戶取證,鑒定程序停滯不前且強制拆除有可能損傷房屋結構造成安全隱患。”該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通過逐步將轄區內既有違建別墅等房屋進行信息標注的形式,來提高違建成本,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從而督促違建當事人配合拆違。 為有效遏制別墅區新生違法建設,廬陽區城管部門還聯合物業、社區加大巡查,將違建房屋標注信息向別墅、洋房業主廣泛宣傳,并在小區出入口采取設專人定崗,對小區各住戶建立裝修信息登記、進入小區的建筑材料和建筑人員審核、裝修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等辦法,從源頭上遏制違建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