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余畝耕地,騰退了!“兩年了,再收不回地,我們都沒吃的了。法院的反應速度真快,夏耕秋收,現在土地收回來了,我們還能種一茬玉米。”北京通州區漷縣鎮梁家務村的村民趙大爺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6月20日下午,為爭農時助農耕,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執行局50余名干警再次趕赴京津冀交界村梁家務村,騰清最后一批長滿荒草苗木的210余畝土地,交付給60余名迫切耕種的村民手中。至此83起耕地騰退案件全部執行完畢,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關于這83起耕地騰退案件,還要從立案時說起…… 原告張某等80余人系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梁家務村村民,在梁家務村有都自己的承包地。2018年前后,張某等人分別與孫某某等人簽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書》(以下簡稱“流轉合同”),合同約定張某等村民將名下的土地流轉給孫某某等人。后張某等原告向通州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解除上述流轉合同,通州法院、市三中院均支持了張某的訴訟請求。因被告未及時騰退耕地,張某等人申請強制執行。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照顧路途遙遠又對立案程序不熟悉的老年村民,通州法院立案庭采用上門立案的方式,在梁家務村委會的廣場上,不到一個小時就為村民辦理了執行案件立案手續。 立案快捷便民,執行也不能落下。該系列土地騰退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通州法院秉承高效便民的原則,第一時間指定承辦人,第一時間趕赴漷縣鎮梁家務村執行現場督促執行。6月1日,通州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徐瑞成帶隊依法將第一批騰清的50余畝耕地交付給14名村民,涉及執行案件14件,平均用時15天。 “土地騰退需要趕農時,否則一年的農業種植都會受到影響!蓖ㄖ莘ㄔ簣绦芯指本珠L張濤表示,為盡快讓村民拿回自己的耕地,減少損失盡早耕種農作物,通州法院精準對接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指定承辦人、聯系被執行人、趕赴漷縣鎮梁家務村執行現場督促執行,并始終秉持便民利民原則,做到現場執行、現場交付、現場簽字確認,力爭快速、高效辦結該批耕地騰退案件。 此時,這片耕地因長滿雜草苗木,無法直接耕種,法院在執行過程中,要求被執行人先除樹、除草,再拔樹根,最后翻地,使土地達到可耕種的程度。為避免村民們錯過耕種季節,通州法院承辦法官幾乎“長在了地里”,半個月跑了10多趟現場監督執行。如今,第一批拿回騰退土地的村民已經種上了玉米。截至6月20日下午,漷縣鎮梁家務村剩余69件執行案件涉案耕地面積210余畝已全部騰退完畢。 在人大代表監督下,在平整一新的土地旁,60余名村民們喜盈盈地在確認單上簽字確認,摁下紅手印,拿回屬于自己的農耕地。“這地看著多敞亮,心里可痛快多了,法院的工作太到位啦!”他們一邊說著一邊對法官舉起了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