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建”變長租公寓,“以租代售”竟是合同詐騙,五被告均獲刑在明知朝陽區某鐵道公寓項目系違建、將被拆除,且無法獲得拆遷補償款的情況下,五名男子利用“以租代售”“返租模式”等方式騙取被害人錢財,涉案金額高達4400余萬元。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近日公布了這起案件的一審、二審刑事判決書,因犯合同詐騙罪,法院一審判決五名被告人獲刑有期徒刑七年至無期徒刑不等,北京市高院二審將其中一名被告人的刑期由十年改判為七年。 據公訴機關指控,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間,被告人王某一、王某二、王某三、王某華、李某宇在明知位于朝陽區的“鐵路1905鐵路文化懷舊主題產業園”(以下簡稱鐵道公寓項目)系違建且拆遷無補償款的情況下,由李某宇以某公司的名義提供代理服務,通過虛假宣傳“以租代售”模式,先后與魏某等100多名被害人簽訂出租合同,騙取合同款4400余萬元。 本案中,被害人大多一次性支付了10年的租金,卻在不久后獲知,這一公寓系違建,不久后就會被拆除。據其中一名被害人魏某陳述,2018年11月,他聽朋友說青年路上某公寓可長租,房子為鐵路員工宿舍,其有資質裝修并對外轉租。為此,魏某簽訂了租賃合同,并支付了10年的租金37.25萬元。等魏某入住后,便從城管處得知房子系違建,即將拆除,魏某隨即報警。 記者從判決書中獲悉,該處違建被建造于2012年前后。2012年5月,北京市規委認定其為違建。此后,城管大隊多次要求拆違并約談相關人員。直到2017年前后,這處違建轉讓給了王某二,其和同伙便開始了“以租代售”的生意,李某宇作為鐵道公寓項目的銷售總代理負責銷售。為了吸引客源,該團伙給中介高額傭金。一名證人表示,當時,鐵道公寓的銷售提成高達10%。 在王某二團伙實施詐騙的同時,當地鄉政府曾多次在公寓張貼拆除公告等,并現場告知住戶,要求限期騰退。此外,鄉政府也先后約談王某二五次,要求其拆除違建。但王某二口頭答應,但并未行動,依然繼續詐騙行為,直至案發。 最終,法院判決王某一等5人犯合同詐騙罪。被告人王某一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王某二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被告人李某宇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五萬元;被告人王某華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萬元;被告人王某三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