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村拆遷律師:宅基地上的一戶多宅拆遷怎么補償?自新的《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施行后,法律上明確規定,農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也就是一戶一宅,且宅基地的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但是,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不少農村村民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在別處建起了新房,可這樣就出現了一戶多宅的情況。 當然了,出現一戶多宅的原因并非只有上述因素,還有的村民是因為繼承了自己父輩遺留下來的房子,從而形成了一戶多宅的情形,而有的則是擅自占用土地,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建起了新房,但舊房未拆除,顯然也就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中農村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規定。那么當一戶多宅遇上拆遷時有沒有補償呢?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一戶一宅 “一戶”一般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戶口且享受集體資產分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家庭。比如一個人也可以是一戶,五個人也可以是一戶,具體是多少個人為一戶,并沒有規定,但一般都是以公安機關印發的戶口簿為準。 而一宅,則是以農村確權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為準。根據《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問答》中的第34問,地方對“戶”的認定有規定的,按地方規定辦理。地方未作規定的,可按以下原則認定:“戶”原則上應以公安部門戶籍登記信息為基礎,同時應當符合當地申請宅基地建房的條件。 原則上來說,自己家只有一處房屋,且是依法登記的合法房屋,那么被征收的話,是需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及當地具體的補償進行補償的,原則上來說是不能低于被征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 但如果是一戶多宅,且都被依法征收,那么這一戶多宅究竟如何補償就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確定。具體有以下幾種 1、因繼承形成的一戶多宅 一般而言,如果該一戶多宅是因為繼承原因形成的,那么原則上來說是需要給予相應的拆遷補償的,但具體能給多少則需要按照當地發布的補償細則及實際情況。 比如惠州市惠城區是這樣補償的。《惠州市惠城區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十五條規定,合法繼承位于被征收土地所在的村或村民小組的祖屋,形成一戶有多棟房屋但合計總占地面積未超過120平方米的,參照一戶一宅的標準予以補償;總占地面積超過120平方米的,經認定后合法繼承的祖屋按照《補償辦法》附件1建筑重置價格補償,不給予一次性簽約補助和放棄安置房獎勵。 從上述的規定中我們看到,如果是繼承原因形成一戶多宅的,只要總面積沒有超過120平方米,則可以按照一戶一宅的標準進行補償,且也有補助費和獎勵費,但是如果超過了地方規定的120平方米的標準,雖然有補償,但是卻沒有相關的補助費和獎勵費。 2、一戶多宅都有不動產證和手續 對于一戶多宅都已經取得了產權證及建房手續的,則需要按照補償辦法中的規定評估補償,也就是要給予補償,不能不予補償。 根據《惠州市惠城區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十六條規定,一戶有多棟房屋且均取得了不動產權證或者批準建房手續的,經認定后每棟房屋可以按照《補償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評估補償,但計算一次性簽約補助、放棄安置房獎勵、限時搬遷獎勵的建筑面積最高不得超過480平方米。 不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戶多宅雖然都有產權證及建房手續,需要給予補償,但是在計算相關補助、獎勵、搬遷獎勵的建筑面積卻不能超過480平方米。 3、擅自占用土地建房 對于擅自占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建設房屋形成一戶多宅的,如果遇上拆遷,那么違法部分可能會沒有補償。因為《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 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倘若違反法律法,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建房,那么其房屋就有可能會被限期拆除。《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不過,凱諾律師最后提醒大家,一戶多宅的認定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否則對村民來說就極為不公平。如果大家遇到相關部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將所有的一戶多宅都認定為違法建筑且不予補償,那么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