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拆遷律師:多地發布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征收必須遵循的四大原則土地征收、房屋征收是一項涉及面廣,人民群眾較為多的重大活動。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不斷地發展建設,國家對土地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有的人也因征地拆遷住進了新房,改善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有的甚至是實現了“一夜暴富”。 因此,許多人便開始盼望拆遷,希望自己也能遇到這樣的好事,所以經常會有老百姓問,自己家啥時候拆遷,自己家具體什么時候搬遷、xx地方有沒有規劃要拆遷等等之類的問題。 但凱諾律師要告訴大家的是,有沒有拆遷,啥時候會拆遷征收等一般是沒有具體時間的,都需要結合當地的發展、規劃及實際情況的,征收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中涉及的程序是非常復雜的,往往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近日網絡上出現大同、禹城、洛陽、濟南、武鳴區、旺蒼縣、上海山陽鎮、北京海淀區東升鎮等地區發布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信息,補償安置方案中均明確了征收范圍、征收原則、征收補償標準、土地現狀調查確認情況、征收補償方式以及個別地區還明確了具體的征收補償標準、征收獎勵標準及發放補償款、獎勵款的時間,有的甚至還明確了具體的征收時間、辦理補償登記的具體時間等其他事項。 雖然網絡上出現了多地發布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的信息,但是究竟有沒有土地征收或是具體的征收時間是多少等,均需要以官方發布的文件為主,因此,大家若想知道其所在地區,或是自家有沒有在拆遷范圍,有沒有拆遷或是土地征收等,可以從當地相關門戶網站上進行查詢。 比如我們以北京為例,上述內容中我們提到北京海淀區東升鎮有征地,我們便可以在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網上查詢相關的征地信息,詳細一點說就是,在百度上或是其他瀏覽器上搜索“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網”打開該網頁后,任意在該頁面上點擊一個欄目,進入下個頁面后,找到“自然資源管理”點擊進入,然后找到“土地征收”點擊進入,進入該頁面后便可通過關鍵詞找到其所在地是否有征收活動。 當然了,除了可以在地方相關部門的門戶網站上查詢征地信息之外,還可以在全國征地信息共享平臺上進行查詢,進入該平臺后,大家便可通過項目名稱、批準文號等信息進行查詢,這種方法我們在之前就已經說過,這里就不再詳細地說了,大家知道就行。 這里,凱諾律師要詳細說的是,土地征收關系到被征收人的利益,不管是誰主體的征收,是因什么目的展開的征收,均需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 1、征收的前提必須是因公共利益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扶貧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用地的;(五)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六)法律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也就是說,土地征收的前提必須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如果征收項目并非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或是說是征收項目不符合相關的規劃或計劃,那么該征收項目則是不合法的。 2、土地征收必須先簽協議、后報批 自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后,土地征收程序就發現了較大的變化,土地征收必須要先完成前期的征收工作,如發布土地征收預公告、土地現狀調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議等,然成前期征收工作后,才可報批,否則不得批準征地。 3、土地征收應當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實踐中,如果征收補償標準低于上述標準,比如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根本保障不了被征地農民以的生活,或是安置房面積遠遠小于被征收房屋的面積等,那補償則就不合理,此時作為被征收人,可以拒絕與征收方簽訂補償協議。 四、征收必須先補償、后搬遷 《土地管理法》中規定,征收土地涉及農村村民住宅的,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進行。所以,實踐中,如果征收方在補償未落實到位,甚至是未簽訂補償協議、征收未獲得批準的情況就要求被征收人搬遷,那自然就違反法律規定的原則。 此時,被征收人可以及時地向上一級有關部門舉報,或是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啟動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避免自己在征收土地中有所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