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土地征收律師:征收集體土地費用是如何計算的?
近日,河南、湖北、陜西、山東等多地當事人咨詢律師關于土地征收怎么補償的問題,事實上,關于土地征收補償我們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地方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補償標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征收集體土地的,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應當公平、合理,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這是土地征收原則,也是征收底線。 事實上關于土地征收補償標準,2020年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及2021年9月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就對征地補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提高了土地征收補償標準,而各地區又根據上述兩部法律法規及地方相關的法律法規就補償標準又進行了細化,并且就如何計算土地征收補償費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比如《重慶市黔江區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實施辦法》第二章第四條規定,征收集體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補償費用。 其中,征收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分地類,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的對應區域區片綜合地價標準乘以被征收土地面積計算,區片綜合地價中,土地補償費占30%、安置補助費占70%。 另外,被征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的土地補償費標準乘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收土地面積計算。而被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則是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的安置補助費標準乘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收土地面積計算。 對于涉及住宅的,一般是采取貨幣補償、產權置換以及宅基地自建等方式對被征收人進行補償安置。 被征收人選擇宅基地自建安置的,按照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格標準的50%給予自建住房補助。對住房安置對象的新宅基地取得予以補助,補助標準為每個住房安置對象9000元。 被征收人選擇產權置換或安置房的,住房安置對象的住房安置建筑面積標準為每人30平方米。 而關于臨時安置補助費,被征收人選擇農村宅基地自建安置的,按照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人員每人每月24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18個月的臨時安置費。 選擇安置房安置的,按照每人每月240元計算,支付自搬遷之月起至安置房交付后6個月止期間的臨時安置費。 選擇住房貨幣安置的,按照每人每月240元計算,一次性支付12個月的臨時安置費。 再比如《南京市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辦法》中規定,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房屋以外的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綜合補償費分別按照下列方式計算: (一)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補償費=區片綜合地價具體補償標準×被征收土地面積。征收土地范圍涉及多個征地區片的,按照相應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具體補償標準及其對應的被征收土地面積分別計算; (二)土地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標準×被征收土地面積; (三)安置補助費=安置補助費標準×安置人數; (四)房屋以外的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綜合補償費=綜合補償價標準×被征收土地面積。 對于具體類別補償指導價標準中未涵蓋房屋以外的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種類的,或者所有權人對特種種植、特種養殖補償標準有異議的,由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協商確定補償標準;協商不成的,可以采用評估方式確定補償標準。 總之,凱諾律師要告訴大家的是,關于土地征收每個地方的補償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但無論法律法規上如何規定,其補償都都不能低于我們開頭中所說的那個原則,實踐征收中,如果遇到相關部門以各種理由借口降低拆遷補償,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遠遠無法保障被征收以后的生活,那么建議廣大被征收人一定要采取相關的法律措施,制止他們的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