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村拆遷律師:農村土坯房、磚瓦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只有幾百元是否合理?近日,有一些老百姓在我們的平臺上咨詢律師說,村委會就征地拆遷的事情,在所在村召開了會議,會議上并沒有提到被征地拆遷之后如何安置村民,也沒有具體的補償安置方案,只是就土坯房、磚瓦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口頭上予以說明,土坯房按四百多元一平方米進行補償,磚瓦房按九百元一平方米進行補償,房屋置換的,按1.15平方米進行置換,城鎮區內的房屋拆遷按兩千八百元的標準進行補償。那么,這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否合理呢? 征地拆遷必須要有書面的補償安置方案 首先,凱諾律師這里想要說明的是,無論是集體土地征收,還是國有土地征收,在征收之前必須要保障被征收人知情權,依法將土地征收預公告、拆遷公告、征收補償安置方案以書面的形式在被征收范圍內進行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如果多數被征地農民認為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部門還應當要依法組織召開聽證會,保障被征收人的聽證權。 因此,實踐中如果相關部門僅委托村委會或是由房屋征收部門開會口頭上告知補償標準,且也沒有以書面的形式告知被征收人其他事項,那么征收方的征收行為則就不合法的,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法定程序,侵害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 另外,關于補償標準,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由于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比較復雜,尤其是在征收過程中涉及農村村民住宅時,情況就更為復雜,所以關于農村土坯房、磚瓦房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每平方米給予多少拆遷補償,法律法規上并沒有具體且詳細的規定,都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結合當地相關的法律法規由評估機構評估來確定的,且每個地方所規定的補償標準都有所不同。 比如《重慶市巴南區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實施辦法》中的規定,被征收人選擇農村宅基地自建安置的,應當符合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以及國家和本市關于宅基地建房的有關規定。 住房安置對象采取安置房安置或者貨幣安置后不得再申請農村宅基地新建住房。 被征收人選擇農村宅基地自建安置的,宅基地自建住房安置對象按6000元/人給予自建住房補助。 被征收人安置房安置或者貨幣安置的,住房安置建筑面積標準為30平方米/人。 安置房安置的,應安置建筑面積的部分,按照磚混結構房屋的重置價格標準購買。對未裝修的安置房按應安置建筑面積給予500元/平方米的新房裝修補助。 再比如《徐州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辦法》中的規定,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安置的,由評估機構對被征收房屋進行評估,按其評估價值予以補償。 被征收人選擇產權調換安置的,其安置面積根據經依法認定的征地房屋建筑面積進行安置,并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的結算方式結算。 雖然有的地方就農村房屋拆遷(包括土坯房、危房、磚瓦房)怎么補償給出了具體的補償標準,但仍然有地方規定是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確定最終的補償標準的。 但不管如何,我們從上述的法律法規中可以看到, 集體土地征收中,涉及農村村民住宅的,一般都是采取貨幣補償、產權置換及提供宅基地建房的方式對被征收人進行補償安置的,原則上來說,農村房屋在遇上拆遷時,征收方均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尊重老百姓意見,不能強迫老百姓簽訂補償協議,或是強損耗農民搬遷,二是必須要給予被征收人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宅財產權益。 因此,實踐中,如果您覺得拆遷補償不合理,或是發現有征收方未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征收,比如,侵害了被征收人知情權,聽證權,甚至是救濟權等,那么建議廣大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并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向相關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