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拆遷律師:2023年農民的生活或發生重大改變,主要是這些方面,你看到了嗎?在我國,我們老百姓的戶口一般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農業戶口指的就是一直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百姓,而非農業戶口指的就是一直居住在市區(城鎮)且戶口為城鎮的老百姓。事實上,在很早以前,農村和城鎮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尤其是在老百姓權益這方面。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城鎮化不斷地建設,再加上近幾年國家大力推進鄉村建設,現在的農村和城鎮的差距是越來越小,農村村民和城鎮居民的權益也不相上下,而且近幾年,國家為了解決農村村莊的現狀,讓農村環境變得更美麗,讓農民老百姓能擁有與城鎮居民一樣的生活便利,啟動了不少的公益性質的項目,比如以村莊撤并、合村并居等為名的征地拆遷項目。 尤其是幾年前的“村村通”政策,可謂是給村莊、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的好處,同時也讓不少的農村老百姓從大山里頭搬到了大山外頭,進一步地解決了村民就醫困難、吃水難等問題。 不過,雖然一些公益性質的項目,讓農民擺脫了居住環境差,生活質量差的窘境,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仍然有一些老百姓過著比較貧困的生活,比如有一些地區的農民仍然住在大山里頭,而有一些搬遷的群眾老百姓的生活仍然窘迫等。所以,為了徹底讓老百姓擺脫真正的“貧困”,讓農民能有更多的收入,國家是發布了不少的政策、規定,而且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會明確對鄉村振興等工作作出全面的部署,且這些文件中均提到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比如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要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同樣也是以推進鄉村發展為重點,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從2004年起至今,國家是連續下發了19個“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中央一號文件各有側重,但基本上都聚焦在保護農民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上。 拋開中央一號文件不說,國家為了提升農民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擺脫貧因,讓農民有錢可賺,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9個部門還專門發布了《關于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的出臺,我們可以得知國家在精準扶貧上的決心,且也給真正貧因的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也意味著今后的農村也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該意見中明確指出,充分尊重搬遷人口落戶城鎮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落戶辦法,提高戶籍登記和遷移便利度,鼓勵支持有條件有意愿的搬遷群眾進城落戶。積極穩妥推廣新市民居住證制度,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未落戶搬遷人口。依法保障已落戶城鎮的搬遷群眾在遷出地農村的合法權益。 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域統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完成后,符合當地城鎮住房保障條件的住房困難家庭,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按照當地政策給予保障。 從上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易地扶貧搬遷是建立在農民愿意的基礎上,以鼓勵的方式讓這部分群眾搬進居住環境更好的房子里,對于極為困難的家庭要給予幫助。 在解決搬遷群眾(進城落戶農民)以后的生活上,尤其是土地權益方面,該意見中也是明確指出,搬遷群眾仍然享有合法耕地、林地、草場等承包經營權以及各類農牧業補貼和生態補償等權益。同時,對于搬遷后出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的人員也需要按規定及時給予臨時救助。 對搬遷群眾以后的收入方面,國家也是支持各地盤活出土地資源,通過流轉等方式增加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國家也大力支持搬遷群眾創業,增加收入,比如在安置區周邊發展餐飲、小區便利等。 總之,國家之所以這么大力氣,這么下功夫地促進城鄉發展,推進鄉村建設,大力支持易地扶貧搬遷,讓農民進城落戶,事實上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能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一句的是,如果在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中出現有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廣大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及時地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