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拆遷律師:注意了,2023年征地拆遷中,有這幾種情況將沒有拆遷補償征地拆遷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型活動,不僅涉及國家利益,而且也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點我們經常在文章中提到,可以說,因公共利益展開的征收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可以新房換舊房,而且每一位被征收人幾乎都能拿到補償。 尤其是好多年前,有的老百姓因拆遷可以說是實現了“一夜暴富”,過上了比較富裕的生活。所以,近幾年經常有老百姓咨詢律師說,他們那里什么時間拆遷等等之類的問題,已經被拆遷的,則想著如何才能拿到更多的補償,另外還有一部分老百姓則是一聽到有拆遷的消息便馬不停蹄的想方設法地增加拆遷補償。 雖然說,想拿到高額的拆遷補償,或是想通過拆遷變得富裕是人之常情,但是咱老百姓在征地拆遷中也要遵守法律規定的原則不是,不能想增加建設就增加建設,想要多少補償就要多少補償,不能獅子大開口。 再者說,我國法律法規上雖然明文規定,老百姓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但前提是該財產必須是合法的,打個比方說,王某建了一處房屋,該房屋在建設之前,王某按照規定向相關部門辦理了審批手續,且辦理了房產證等,那么此處房屋就是王某的合法財產,是受法律保護的,反之,倘若在建房之前,沒有辦理相關的審批手續,更沒有房產證,而是在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之后,擅自占用土地建設的,那么該房屋原則上來說就不屬于合法財產,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在征地拆遷中亦是如此,也需要遵循相應的征收原則,也需要實事求是。可實踐中,有的被征收人為了增加拆遷補償,便會在聽到拆遷消息之后,馬上在被征收房屋周邊開始增建,或是將舊老宅重新翻建。那么,被征收人的這種行為是否合法呢? 對此,凱諾律師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這種行為是有一定風險的,且一旦拆遷,很有可能所建的建筑會被相關部門判定為違法建筑不予補償。 這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地方發布的一些法規中都有明確規定,比如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關于實施《廣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細則中規定,征收范圍確定后,不得在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永久性房屋及其附屬物和永久性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征收范圍確定后,有下列違反規定的行為的,不增加補償費用: (一)以被征收房屋為注冊地址的注冊登記手續辦理; (二)房屋的轉讓、租賃和抵押; (三)已依法取得建房批準文件但尚未建造完畢的房屋的續建; (四)其他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 征收人應當將本條的要求在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并抄送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有關部門。公告和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和征收范圍,并附征收范圍圖。 另外,在《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也有明確的規定,自征收土地預公告發布之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擬征收范圍內搶栽搶建;違反規定搶栽搶建的,對搶栽搶建部分不予補償。 上述的法律法規,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只要確定了征收范圍,發布了拆遷公告,那么被征收人就不能以任何理由在房屋周邊翻建、擴建、改建,同樣的,集體土地征收中,在確定土地征收范圍后,被征收人也不能擅自在被征收土地上種樹、種農作物或是對老舊房屋翻建等等,否則一旦相關部門在前期的調查中發現,那么,十有八九也會被認定為違法建筑或是違法行為。 并且一旦被認定為是在征收范圍確定后建設或是搶栽、搶種的,那么被征收人肯定是拿不到拆遷補償的。 所以,凱諾律師最后提醒大家,為了造成沒必要的損失,廣大被征收人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在知道土地征收范圍確定后,千萬不要為了增加補償在土地上進行建設、種樹等,作為被征收人可以在知道征收之后及時地收集相關的證據材料,這樣日后萬一有補償糾紛,我們便有很大的機會通過法律途徑來提高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