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企業拆遷糾紛律師:2023年征地拆遷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征收行為?
春節過后,車水馬龍的生活又回來了,各種基建建設也都紛紛啟動,而且基建建設也是拉動經濟增長和國內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指出,基建建設仍然是2023年經濟的重中之重,且也是我們國家實施的重大經濟建設政策。 不過,說到基建可能許多老百姓都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基建建設。其實所謂的基建建設就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為發展生產而進行的固定資產的擴大再生產,即國民經濟各部門為增加固定資產而進行的建筑、購置和安裝工作的總稱,比如我們常見的公路、鐵路、高架橋以及各類工業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一般都是很基礎的基建建設。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這些基礎性建設,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公路的修建(擴建)、高架橋的修建以及各項工業建設等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基礎性建設必然都會占用到國有土地或是集體土地。 可一涉及到土地,那么這就與咱老百姓息息相關了,因為占用集體或是國有土地那就自然會對老百姓的權益產生影響了。再明確一點說就是,不管是新建公路還是擴建公路,還是建設高架橋,工業建筑等,都需要征收老百姓的房屋或土地。 不過,雖然說因基礎建設可以征收老百姓的土地或是房屋,但是征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征收方需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只有這樣,那么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保障。但在實踐中,無論是修建公路中,還是其他建設過程中,違法行為在征收中一直都存在,被征收人合法權益被侵害也是時有發生。那么,在2023年征地拆遷中,廣大被征收人要注意哪些征收行為,合法權益才會盡可能的不被侵害呢? 一、征收是否是因公共利益 一個征收項目是否合法,我們可以從很多個方面來審查,比如項目是否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新修建、擴建公路或是高架橋等一般都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質。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等,可以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所以,在征收前期,我們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這個征收行為,如果發現征收項目并非是因公共利益,那么廣大被征收人可以拒絕交出土地或是房屋,拒絕搬遷。 二、有沒有告知被征收人具體的征收事項 其次,征收涉及被征收人切身利益,所以有關具體的征收事項,被征收人也有權知道,比如具體的征收范圍、征收目的、征收主體、征收補償標準以及土地現狀、房屋實況進行調查的工作安排等。 上述這些雖然是最基本的征地拆遷信息,但相關部門也要以書面的形式,在征收范圍內進行張貼公布。如果征收方只是口頭上說說,并沒有書面的文件,那就是侵害被征收人知情權的行為。 三、有沒有強拆、強征,恐嚇等行為 再者,和諧征收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所倡導的,使用暴力的行為不僅不利于老百姓,且也不利于征收,不利于社會穩定。所以,相關的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禁止任何人、任何單位采取任何暴力行為強迫被征收人搬遷。 采取暴力、威脅等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中斷供水、供電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在實踐征收中,被征收人可以對號入座,一旦發生征收行為中有斷水、斷電,強迫被征收人搬遷,甚至強拆老百姓房屋的行為,作為被征收人就一定要及時地咨詢專業律師,并在專業拆遷律師的幫助下,啟動法律程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