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屋拆遷律師:農村一戶多處宅基地怎么處理?有五種方式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而且宅基地的面積還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但實踐中我們卻不難發現,農村村民一戶同時擁有多處宅基地的現象卻非常的普遍。 近日,就有一位陜西寶雞的農民老百姓咨詢律師說,由于自己家幾十年來一直住的是土坯房,居住環境也不是特別的好,所以為了改善一下居住環境,其便于十年前在離其老宅基地不遠處的地方又重新蓋了一處房屋,總共兩層用來居住。當初蓋這座房屋的時候,自己也與村委會說了,且進行了報備,但前兩年村委會來家里又告訴自己,房屋違反了一戶一宅規定,要求拆除一處房屋。近日,村委會又來家里催了,現在也不知道要怎么辦? 遇到這種問題的不光只是陜西的這一位當事人,還有一位來自山東的老百姓同樣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其于前幾日在平臺上問律師說,自己家在該村一直住得好端端的,去年的時候被村委會告知一戶只允許有一處宅基地的政策規定,所以要求其拆除其中一處房屋,并將宅基地交回,可是除了自己家的這一處房屋外,另一處房屋是其父親遺留下來的,其父親在2020年的時候去世了,該房屋便一直沒有人居住,現在村委會要求自己須拆除一套,覺得很不合理。那么,一戶多宅都必須要拆除嗎?一戶多宅都有哪些處理方法? 關于一戶多宅的處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有償使用 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來,不少農村地區開始試行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的政策。不過,這針對的并非是全部的農村宅基地,而是宅基地面積超過地方規定的標準的宅基地。如果自家房屋所占用的宅基地面積超過了地方規定的標準,雖然不會面臨著被收回拆除的局面,但也不會讓你無償使用,而是需要你繳納一定的費用后,才可以繼續使用。 不過,一般只需要繳納超過標準面積的部分。而對于繳納標準,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具體的需要看試點地區公布的法律規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宅基地面積超標的面積越多,那老百姓所要繳納的費用也就會越多。 因此,凱諾律師提醒大家,廣大老百姓在建設房屋時,一定要按照批準的面積及用途進行建設,千萬不要超標超面積建房,否則勢必會讓自己承擔沒必要承擔的責任。 2、轉讓 宅基地面積超標準后,有的老百姓可能會并不想花錢居住,此時,那么可以將多出來的宅基地轉讓給同村的村民。不過,前提是對方沒有宅基地,或是符合一戶一宅規定的原則。因為我國土地管理法中規定,農村村民只能有一處宅基地。所以,轉讓方或是受讓方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先了解一下法律規定及政策,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一戶一宅的原則,避免日后出現對自己不利的問題。 3、自愿有償退出 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以來,國家推出農民可以有償退出宅基地的政策,而且《土地管理法》中也有相關的規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也就是說,如果存在一戶多宅的情況,那么老百姓可以在自愿的情況下,有償退出宅基地,將宅基地交回村委會處置。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一點,有償退出宅基地只能是在農民自愿的情況下進行,村委會不得以農民進城落戶等為由強迫農民交回宅基地。 實踐中,如果農民遇到村委會強迫自己退出宅基地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地向上一級有關部門舉報或是投訴,要求他們對村委會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4、拆除處理 拆除房屋可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如果村民已經在本村有一處房屋了,后來又在別處新蓋了一處房屋,那么倘若沒有拆除舊的房屋,那就形成了一戶多宅,此時該房屋就很有可能就會面臨被拆除的局面。 不過,一般情況下,拆除處理的這種方式基本上針對的都是村民違法占用土地,擅自在耕地進行建設,未向村委會報備,未辦理審批手續而建的房屋。所以,大家在建房屋時一定要記得辦理審批手續,否則一旦新建的房屋被拆除,那么則就得不償失了。 5、申請分戶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申請分戶,這種方式一般來說可能會更有利于老百姓。比如子女和父母居住在一所房子里,如果這時還沒有分戶,那么可以通過申請分戶的方式,變成兩戶,子女為一戶,父母為一戶,這樣便可以解決一戶兩宅的問題。 從上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并非所有的一戶多宅都應當被拆除,也并非所有的一戶多宅都是不合法的,如果存在以下三種情況,其即使是一戶多宅也是合法的。1、符合當地分戶建房條件未分戶的。2、未分開居住的,其實際使用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后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宅基地,可以依法按照使用面積予以確權登記。3、因繼承房屋占用宅基地,形成的一戶多宅。 也就是說,以上三種情況下的一戶多宅,即使遇上拆遷也應當要按合法房屋給予被征收人公平、合理的補償。 總之,凱諾律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戶多宅應不應該拆除,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看,不能一刀切的全部給拆除,否則就侵害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