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專業拆遷律師:2024年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怎么辦?被征收人如何應對?安置補償決定或是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是集體土地征收或是國有土地征收中非常常見的一份文件,該文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未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被征收人,而該文件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讓被征收人盡快搬遷,盡快交出土地或是房屋。 李某是山東省人,其在近日通過平臺咨詢凱諾律師說,自己家的房屋和一部分土地在去年的時候因修建高速公路被征收了,當時也針對房屋進行了測量,但是并沒有具體的征收文件,也沒有征地公告,或是土地征收預公告,連補償安置方案也沒有,就只是告知了自己比較籠統的補償標準。 后來房屋征收部門的工作人員拿著補償安置協議要求自己在上面簽字,但是看到補償協議之后,才發現補償標準一點都不合理,一畝土地只補償三四萬,而且房屋每平方米的補償也不過千,只有幾百元。所以,李某認為用這樣的補償標準對自己補償,顯然是無法保障自己以后的生活,因此,其便拒絕了與征收方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但是后來,讓李某沒有想到的是,房屋征收部門三天后便針對自己作出了征地補償安置決定,要求自己三天內完成簽約,并完成搬遷。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的李某非常的慌張,不知道怎么辦,所以,便在線上咨詢了凱諾律師。 凱諾律師要在這里說得是,無論是國有土地征收中的征收補償決定,還是集體土地征收中的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對被征收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因為該文件會直接影響到了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收到此文件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切不可丟在一旁不管,否則可能就會出現對自己不利的情況,如房屋被強制拆除,家里所有的物品被毀損等。 那么,作為被征收人,在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之后,要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房屋征收補償決定)只要拿到手,那就已經對被征收人的利益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也就是說,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是征收方針對未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被征收人下的最后的“通牒”。 因此,當被征收人在收到補償決定這樣的文件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對該文件不服,認為補償決定中的補償標準仍然會降低自己以后的生活時,那么我們一定要馬上針對自己家的房屋進行拍照、錄像,在拍照、錄像時,一定要將房屋的整體結構拍全面,包括內部結合,這是很有必要的,萬一因自己未按照補償決定中的內容去做,征收方強制拆除了自己房屋的話,那么,我們手里就有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房屋真實存在,以及給我們造成的全面損失。 另外,還需要收集征收部門下發的一些文件材料,包括土地征收預公告、房屋征收決定,征地公告、補償安置方案等證據材料,同時還要保存好與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票據和證件,這些證據可以用來計算我們的損失。 當然了,實踐中也有征收方是不公開征地文件的,對于這樣的行為顯然已經是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不合法的,這在日后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出來。當然了,也需要在提起行政訴訟前,先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方式獲取這些文件材料,這有利于我們日后找到他們的違法行為。 其次,在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后,要馬上審查該文件合法性。該文件的合法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審查,文件作出的程序和內容。一般情況下,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是依據補償安置方案作出的,所以在審查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時,我們先需要審查一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合法性,如果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本身就不合法,那征地補償安置決定自然也就有可能是不合法的,廣大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通常情況下,一份合法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中應當要包括以下內容: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方式和標準、安置對象、安置方式、社會保障等內容。同時還要載明辦理補償登記的方式和期限、異議反饋渠道等內容。 所以,在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后,要馬上審查該文件中的內容是否全面,是否有告知被征收人救濟權等權益,如果沒有,那說明該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就不合法。 另外,就是作出程序。征地補償安置決定需要依法作出,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集體土地征收中,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應當是在依法履行了土地征收預公告、補償安置方案、土地現狀調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程序之后,才可以作出的。 然而實踐過程中,有的征收方在作出征地補償安置決定的時候,卻并沒有履行這些程序,而是直接就在被征收人拒絕簽訂補償協議的情況下,作出了征地補償安置決定,這顯然作出程序是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國有土地上房屋也是,征收方也需要履行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對被征收房屋進行評估等程序之后才可以依據補償安置方案作出補償決定。 在審查征地補償安置決定是否合法這一塊,其實特別復雜,所以,建議被征收人還是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進行,自己如果不懂法,對征地拆遷不熟悉的話,是很難找到其中漏洞的。 最后,凱諾律師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收到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后,萬不可坐以待斃,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因為本身該文件就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權益,所以為了避免房屋被強制拆除,被強迫上樓等,一定要馬上針對征地補償安置決定(征收補償決定),在專業拆遷律師的幫助下,在6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或是找到征收方的違法行為之后,在60天內提起行政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