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村拆遷律師:城中村改造如何推進?城中村改造與棚戶區改造一樣,具有公益性質,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能讓農民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通過改造等的方式,讓其的生活水平高于原來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讓農民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環境更加優美,生活上比原來更加便捷。 但一般來講,城中村改造并非只是簡單地對外表進行翻新,有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中也會涉及拆除新建的情況,也就是將農民的老舊房屋拆了,然后統一將大家安置在新的安置房內。但只要一涉及拆除新建,那自然就會與農民老百姓的合法權益息息相關的了,雖然城中村改造有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三種改造方式,但大多數情況下,拆除新建的情況會比較多,也就是以拆除新建為主,整治提升為輔。 所以,為了保障農民老百姓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的權益,為了能順利推進城中村改造工程,相關部門針對城中村改造出臺了各種文件,比如去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以及廣州市出臺的《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中對城中村改造作出了明確的指示。 不過,《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的出臺是我國首個城中村改造立法,這意味著今后的城中村改造會逐步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換句話說就是,城中村改造有法可依了,相關部門所實施的改造行為都必須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 城中村改造是國家這兩年大力支持的一項大型公益活動,所以今年六月份,針對城中村改造自然資源部又出臺了《城中村改造國土空間規劃政策指引》,該指引中又針對城中村改造如何推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下面我們就結合該指引中的內容來了解一下,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如何保障農民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首先,在城中村改造之前,需要進行前期的調查評估 在該《指引》中指出,依托人口普查、國土調查、城市國土空間監測、地籍調查等數據基礎,開展城中村基礎數據、社會狀況等信息的調查工作,形成覆蓋全面,權威統一的城中村數據資源體系,在詳細規劃層面細化調查,系統進行單元內城中村基礎地理信息、土地、房屋、權屬、人口、經濟、產業、歷史文化遺存等信息的摸底調查、確認和公示、核查工作。 也就說是,在開展城中村改造項目之前,對城中村改造范圍內的房屋進行摸底是推進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實地進行摸底,那對老百姓來說則是有很大風險的,具體來說,沒有弄清楚房屋的具體情況,補償自然肯定也不會太合理。 所以,凱諾律師在這里提醒大家,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大家一定要審查一下,是否有相關部門實地對自家房屋的情況進行了解,如果沒有,對日后開展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其次,確定改造目標和重點區域 在《指引》中明確提出,按照有效消除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確定城中村改造目標準。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需要,劃定城中村改造重點區域,按照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的分類確定改造方式。緊持目標向導、應改則改,優先改造位于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重點功能片區、重點發展組團的城中村。優先改造安全風險隱患多、景觀風貌差、配套短板突出的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可不是每一個藏于城里的城中村都會有幸被改造,從上述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城中村改造優先改造的是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的房屋,也就是危房,對于一些景觀比較差的,還有城中村相關配套設施設備不齊全的,比如坐車不方便等,也會是重點改造的對象。 但如果該城中村面貌新穎,相關的設施設備齊全等,那么可能并不會納入在城中村改造的范圍內,倘若將這樣的城中村改造納入在改造范圍內,那可以說是擅自擴大改造范圍內的行為。實踐中,如果廣大老百姓遇到了,相關部門將嶄新的房屋,或是相關配套設施齊全的城中村納入在改造范圍內,那么,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可影響著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 再者,合理劃定地塊、推動土地整理 根據《指引》中提出來的要求,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可以通過土地征收、土地置換、拆舊復墾、收購歸宗、混合改造等方式,促進成片改造。事實上,對于城中村改造中出現的土地征收的現象并不少見。土地征收想必大家都非常地清楚,按照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只要涉及土地征收相關部門就必須要辦理審批手續,必須要給予被征地農民合理、公平的補償。 這在《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中都有相關的規定,征收集體土地應當按照公平合理、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鞏固提升村民原有生活水平,維護長遠利益。 相關部門要結合土地現狀調查情況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擬定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聽取被征收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經改造項目所在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和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另外,對于城中村改造中涉及土地置換、拆舊復墾、收購歸宗等項目的,也要依法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最后,堅持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充分保障村民合法權益 關于城中村改造,在《指引》中明確指出,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守牢底線紅線,鼓勵各地因城施策,充分保障村民合法權益,先行做好意愿征求、產業搬遷、人員妥善安置、歷史文化保護、落實征收補償安置資金等前期工作,鞏固提升村民原有生活水平。為外來人口提供經濟可負擔的居住空間,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 城中村改造雖然是一項民生工程,但相關部門在推進城中村改造時,也要依法依規的進行,也需要嚴格按照有關部門提出來的要求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就相關的補償事宜與老百姓商量著來,給予農民老百姓合理公平的補償,不可以以任何理由或是方式在老百姓不同意補償的情況下,強迫老百姓搬遷上樓,而對于房屋屬于歷史遺留問題的,在經過調查、核實之后需要,需要按照合法房屋對當事人進行安置。 總之就是,城中村改造過后,要確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原來的生活水平高,同時還要保障其以后的生計問題,不可以讓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低。凱諾律師最后提醒大家,在此過程中,一旦發現相關部門有違背城中村改造的初衷,有侵害老百姓自身權益的行為,那么,一定要馬上咨詢專業律師,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馬上通過行政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