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市拆遷律師:征收補償中,是否有獎勵費?近二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代。這期間,城鎮化不斷建設、脫貧攻堅戰等不少重要城市建設項目全面啟動,且在2020年底,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中指出,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與此同時,農村基礎設施從匱乏落后實現根本改觀,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都已從0提升到90%。 現在許多老百姓,尤其是農村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都得到了一個“質”的提升,不僅搬入了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小區,而且也通過政府推出的各類政策性就業方式,增加了收入。但這背后離不開國家耗資支持的各類建設活動,比如扶貧搬遷項目、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項目包括修建鐵路、擴寬公路、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等等。 事實上,從實踐過程中來看,這些活動,既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也是改變老百姓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舉措。不過,近幾年,這些建設項目都在減少,當然了,一些基礎性的建設項目,還有這兩年國家大力支持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目前仍然沒有停止,仍然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基礎性建設項目,即因公共利益需要而實施的項目,基本上都會涉及征收老百姓的土地,或者是房屋。只要涉及征收,那自然也就會涉及老百姓的切身益。所以,在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老百姓土地或是房屋時,需要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即給予被征收人相應的拆遷補償。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的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對于補償款項,從《土地管理法》中我們可以看到,征收集體土地,需要給予被征收人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助費和農村村民住宅費、社會保障費等。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有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安置補助費、停產停業損失費、搬遷費以及獎勵和補貼。 集體土地征收中,雖然土地管理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要給予被征收人拆遷獎勵費,但是在個別地方出臺的法律法規上則對拆遷獎勵費作出了明確規定。拆遷獎勵費是征收方用來鼓勵被征收人能盡快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盡快交出土地或者是房屋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只要被征收人能在簽約期限內與征收方簽訂補償安置協議,那么征收方就會給予被征收人獎勵費。 而且,為了達到征收的目的,許多地方還直接推出了“獎勵3+3”的辦法。所謂的“3+3”其實就是在一個小區范圍內,先搬走的住戶可以獲得3萬元的獎勵,如果某一幢樓的住戶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搬遷,那么,每一戶還可以再多拿3萬元的獎費,通過將所有的被征收人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的方式,來推進征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