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部撤銷后,誰來承擔國土部的重責!时间:2018-05-10 【转载】 阅读 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托,國務委員王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就統籌推進黨政軍群機構改革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總的考慮是,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機構職能優化和調整,構建起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新組建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退役軍人事務部、應急管理部共7個部委。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司法部,優化水利部、審計署職責。 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新部委產生的同時,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不再保留。而國土資源部拆分后,其職責將并入多個部門。 此前國土資源部承擔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規范國土資源管理秩序,優化配置國土資源,規范國土資源權屬管理,全國耕地保護,及時準確提供全國土地利用各種數據,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規范國土資源市場秩序,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管理地質勘查行業和礦產資源儲量、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預防和治理、依法征收資源收益,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擬訂土地、礦產資源參與經濟調控的政策措施等十六項主要職責。那么,國土資源部撤銷后,其職能將并入哪些部門? 此次改革方案,將國土資源部職責重新分配所涉內容如下: 1、組建自然資源部 將國土資源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農業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整合,組建自然資源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自然資源部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主要職責: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進行監管,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履行全民所有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負責測繪和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等。 2、組建生態環境部 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生態環境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主要職責:制定并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政策、規劃和標準,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和執法工作,監督管理污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組織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等。 3、組建農業農村部 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的有關農業投 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將農業部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 不再保留農業部。 主要職責: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三農”工作戰略、規劃和政策,監督管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墾、農業機械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農業投 資管理等。 4、組建文化和旅游部 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游局。 主要職責: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游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5、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保留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主要職責:擬訂國民健康政策,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組織制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監督管理公共衛生、醫療服務、衛生應急,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等。 6、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 將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主要職責:擬訂退役軍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等工作政策法規并組織實施,褒揚彰顯退役軍人為黨、國家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風范和價值導向,負責軍隊轉業干部、復員干部、退休干部、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擇業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組織開展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優待撫恤等,指導全國擁軍優屬工作,負責烈士及退役軍人榮譽獎勵、軍人公墓維護以及紀念活動等。 7、組建應急管理部 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制后,與安全生產等應急救援隊伍一并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由應急管理部管理,實行專門管理和政策保障,制定符合其自身特點的職務職級序列和管理辦法,提高職業榮譽感,保持有生力量和戰斗力。 考慮到中國地震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與防災救災聯系緊密,劃由應急管理部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主要職責:組織編制國家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建立災情報告系統并統一發布災情,統籌應急力量建設和物資儲備并在救災時統一調度,組織災害救助體系建設,指導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承擔國家應對特別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