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房拆遷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首先是該商鋪的產權問題。若商戶擁有該商鋪的產權,則商戶為被征收人,只要具備完整的產權手續,便可順利獲得賠償。商戶有權與征管部門協商選定評估機構,政府部門應當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等的相關規定,對商戶進行房屋價值、停產停業損失、搬遷安置的補償。 但是實踐中許多商戶為商鋪的承租人,對商鋪并沒有產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直接明確房屋產權人為被征收人,因此承租人在法律上實際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地位。但在商鋪征遷過程中,征遷部門與相對人簽訂《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時,應當將承租人列為補償協議相對人,否則屬于遺漏征收補償對象,程序不當。 其次,法律對用于經營活動的房屋與非經營的房屋規定了不同的補償標準。作為征遷對象的商戶,應該證明自己利用該征遷商鋪進行了營業活動,可以用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書、每月繳納水電費憑證、收貨單等,證明該商鋪用于開展經營活動。 再次,有的商戶迫不及待想要拆遷以獲得賠償,但面臨征遷,第一要做的是確認是否有有權部門發布的拆遷公告文件,確認對方拆遷是否合法,非法的拆遷可能就是后續補償階段糾紛的禍根。 商鋪的單位面積投入、產出與收益都遠高于普通廠房,商鋪1㎡的面積相當于廠房3㎡的面積,真正落實到實際經營狀況還可能達到1:10的比例,甚至是更高。但在實踐補償時候,雙方并沒有拉開巨大的差距,最高比例也就達到1:3。 結合我們多年來的辦案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說,征遷補償不是申請得來的,而是在與征遷部門談判過程中協商得來的。商鋪拆遷是一項法律專業性較強的實務活動,且涉及的標的金額往往不小,建議您及時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